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香港四照花果

[Xiānɡ Gǎnɡ Sì Zhào Huā Guǒ]

香港四照花果的功效与作用:驱蛔。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香港四照花果图片

香港四照花果英文

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Hemsh.)Hutch.

香港四照花果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香港四照花的果实。

香港四照花果功效与作用

驱蛔。主蛔虫病

香港四照花果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香港四照花果性味

味甘、苦、性温

香港四照花果药物形态

绿乔木或灌木,高5-15m。树皮深灰色或黑褐色,平滑;幼枝绿色,疏被褐色贴生短柔毛;老枝无毛,有多数皮孔。叶对生;叶柄长0.8-1.2cm;叶片薄革质至厚革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2-13cm,宽3-6.3cm,先端短渐尖或短尾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尖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嫩时两面被有白色及褐色贴生短柔毛,渐老则变为无毛而仅在下面多少有散生褐色点,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出。头状花序球形,约由50-70朵花聚集而成,直径约1cm;总苞片4,白色;总花梗纤细,长3.5-10cm;花小,有香味;花萼管状,绿色,上部4裂;花瓣4,长椭圆形,长2.2-2.4mm,宽1-1.2mm,淡黄色;雄蕊4;花盘盘状,略有浅裂;子房下位,柱头小,淡绿色。果序球形,直径约2.5cm,成熟时黄色或红色;总果梗绿色,长3.5-10cm,近于无毛。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香港四照花果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拘那花

拘那花

①《植物名实图考》:败毒,散瘀。 ②《中国药用植物纲要》:根煎服治麻刺利亚(疟疾)。

  • 发布于 2022-02-17 05:12:06
马鹿花

马鹿花

驱虫。治蛔虫,寸白虫,小儿疳积。

  • 发布于 2022-02-17 04:07:39
密花树

密花树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乳痈;疮疖;疹,膀胱结石

  • 发布于 2022-01-13 19:08:49
老白花

老白花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消炎解毒。治肝炎,肺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热咳嗽。

  • 发布于 2022-01-09 23:11:51
月光花种子

月光花种子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肿痛;骨折

  • 发布于 2022-01-10 06:47:58
叶子花

叶子花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调和气血。治妇女赤白带下,月经不调。

  • 发布于 2022-02-26 07:23:35
水毛花

水毛花

清热解表;宣肺止咳。主感冒发热;咳嗽

  • 发布于 2022-01-25 19:59:39
日中花

日中花

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疮疖

  • 发布于 2022-01-19 21:44:10

相同药味中药

五指毛桃果

五指毛桃果

滋润生津;通便;催乳。主津少便秘;产后缺乳

  • 发布于 2022-01-04 01:59:39
绵三七

绵三七

健胃,止痛,解毒。治胃痛,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睾丸肿痛,疝气,跌打损伤,疮毒。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镇痛,拔疮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健胃,收敛,止痛。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睾丸肿痛,疝气

  • 发布于 2022-02-01 10:37:32
翠云草

翠云草

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

  • 发布于 2022-01-30 00:43:50
蟾舌

蟾舌

《纲目拾遗》:拔疔。

  • 发布于 2022-02-01 02:52:29
锅焦

锅焦

《纲目拾遗》: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

  • 发布于 2022-01-01 03:13:05
面筋

面筋

和中,解热,止烦渴。 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 ②《纲目》:解热,和中,劳热人宜煮食之。 ③《医林纂要》:解面毒,和筋养血,去瘀。 ④《随息居饮食谱》:解热,止渴,消烦。

  • 发布于 2022-02-18 15:21:38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