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黄芪

[Huánɡ Qí]

黄芪别名:绵黄芪。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3~5钱,大量可用至1~2两。

黄芪图片

黄芪英文

Radix Astragali

黄芪来源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黄芪产地分布

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黄芪功效与作用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黄芪用法用量

3~5钱,大量可用至1~2两。

黄芪性味

性温,味甘。

黄芪归经

归肺、脾经。

黄芪图片

黄芪药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黄芪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 羟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皂甙Ⅰ、Ⅴ、Ⅲ( astragalosideⅠ、Ⅴ、Ⅲ) 。

黄芪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黄芪鉴别方法

(1)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纤维成束,壁厚,木化或微木化,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间有木纤维;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μ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2) 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10~15mm)上,用40%甲醇100ml 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 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 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 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黄芪栽培技术

适应性强,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石灰质壤土生长较好。种子繁殖,北方,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播种,条播,行距1尺,开浅沟,深约1寸,将种子均匀撒播沟内,覆土半寸左右,每亩播种量2~3斤,播种后注意浇水保湿,约2~3周出苗;秋播者需至第二年春季出苗,出苗后,生有4~6片叶时,间苗,株距4~6寸。若采用穴播,每穴可播种5~7粒。生长期间可追肥1~2次;秋季注意排水以预防白粉病及根腐病发生,如发现后则可喷洒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黄芪炮制方法

蜜黄芪:将黄芪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的蜂蜜25斤)。

黄芪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芪备注

1、同属植物中下列数种植物的根在不同地区也作黄芪入药。

黄芪药方

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5、老人便秘。用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用大麻子一合,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白蜜一匙,再煮过,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6、血淋。用黄芪、黄连,等分为末,加面糊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

7、少淋。用黄芪、人参,等分为末。另用萝卜四、五片,加蜜二两,稍稍灸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8、吐血。用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送下。

9、咳脓咳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用黄芪四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10、肺痈。用黄芪二两研细,每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1、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用黄芪二两、茹一两,醋浸一宿,加入猪油五合,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用黄芪、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到。分次服下。

13、阴汗湿痒。用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有效。

黄芪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炙黄芪

炙黄芪

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 发布于 2022-01-14 04:18:55
红花岩黄芪

红花岩黄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 发布于 2022-01-05 17:17:49
单体蕊黄芪

单体蕊黄芪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 发布于 2022-01-08 22:00:07

相关中药知识

黄芪枸杞泡水喝的功效,黄芪红枣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枸杞泡水喝的功效,黄芪红枣泡水喝的功效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长寿,所以经常会用一些中药材泡水、煮粥或者是煲汤食用,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黄芪红枣茶,黄芪红枣泡水喝的功效,黄芪枸杞泡水喝的功效都有哪些呢? 1、黄芪红枣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补气,红枣补血,两者一起泡水能够起到气血双补的作用。黄芪

  • 发布于 2023-03-23 09:43:42
当归和黄芪泡水可以天天喝吗,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泡水喝吗

当归和黄芪泡水可以天天喝吗,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泡水喝吗

当归和黄芪都是很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也能够经常看见。当归和黄芪对身体都有很大的滋补作用,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泡水喝吗,当归和黄芪泡水可以天天喝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泡水喝吗 当归和黄芪一起泡水饮用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

  • 发布于 2023-03-24 08:31:38
红参和黄芪能一起吃吗,红参和西洋参能一起吃吗

红参和黄芪能一起吃吗,红参和西洋参能一起吃吗

红参、西洋参都属于比较名贵的滋补佳品,两者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微量元素,适当进食可起到不错的滋补效果,但红参和西洋参能一起吃吗? 1、红参和西洋参能一起吃吗 红参和西洋参能一起吃。从营养学角度来说,两者的营养成分没有相互冲突,而且搭配进食可起到明显

  • 发布于 2023-01-03 08:59:54
黄芪和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和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使用各种补品来调养身体,其中太子参就是补品之一,很多人都喜欢用太子参泡水喝,那么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呢? 1、太子参泡水喝的功效 太子参的药性平稳,很适合慢性病的患者服用。太子参泡水能够补肺健脾,治疗肺虚脾虚

  • 发布于 2022-12-29 08:50:39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局限性冻疮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局限性冻疮

【方剂】  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鸡血藤、制附片. 【加减】  病发于面部加白芷、川芎;发于上肢加片姜黄、桑枝;发于下肢加川牛膝、独活;有瘀斑肿胀加桃仁、泡山甲、当归;有水疱加茯苓、乌梢蛇、苍术、玉米;痛甚加细辛、晚蚕砂、乳香、葱白;麻木不仁加地龙、海

  • 发布于 2023-08-12 09:20:57
四种补气补肾食谱,黄芪和什么搭配对补气补肾好

四种补气补肾食谱,黄芪和什么搭配对补气补肾好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经常会食用一些中草药来调理身体,黄芪就是常用的药材之一。黄芪是一味很好的补肝肾的药材,那么黄芪和什么搭配对补气补肾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给大家推荐四种含有黄芪的补肾补气的食谱。 黄芪和什么搭配对补气补肾好 1、黄芪山药茶

  • 发布于 2023-03-25 09:28:22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