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风别名:飞天蠄蟧、大贯众。 龙骨风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取鲜汁涂搽。
龙骨风来源
龙骨风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000m的溪边林下草丛中或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龙骨风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龙骨风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取鲜汁涂搽。
龙骨风性味
龙骨风归经
龙骨风药物形态
大型树状蕨类,主干高达3-5m。深褐色或浅黑色,外皮坚硬,有老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叶顶生呈树冠状;叶柄粗壮,长50-70cm,禾秆色至棕色,连同叶轴下密生短刺,基部密生棕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叶片大,纸质,椭圆形,长1.3-3m,宽60-70cm,三回羽状分裂;羽片12-16对,互生,有柄;狭椭圆形,中部的长30-36cm,宽14-16cm;二回羽片16-18对,互生,近无柄;线状披针形,长7-10cm,宽1-1.4cm;末回裂片15-20对,互生,披针形,长5-7mm,宽2-3mm,边缘有钝齿,背面有小鳞片;叶脉羽状,侧脉分叉。孢子囊群圆球形,生于侧脉分叉处凸起的囊托上,囊群盖圆球形,膜质,顶端开裂。
龙骨风性状鉴别
1.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直径6-12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常附有密集的不定根断痕和大型叶柄痕,每一叶柄痕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4cm,下方有凹陷,边缘有多数排列紧密的叶迹维管束,中间亦有叶迹维管束散在。质坚硬,断面常中空,周围的维管束排成折叠状,形成隆起的脊和纵沟。气微,味苦、涩。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棕色,壁薄。基本组织中散有分体中柱,可见粘液细胞及叶迹维管束。分体中柱围以内皮层,厚壁细胞环带,维管束周韧型。粘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0-250μm,薄壁细胞含少数淀粉粒。
龙骨风临床应用
飞桃冲剂:飞天蠄蟧30g,五指毛桃45g,胡颓子叶15g,山白芷(羊耳菊)9g,鱼腥草24g。加水煮沸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状;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状,加淀粉,制成颗粒,60℃烘干,过筛,分装,每包6g。功能清热止咳。主治慢性气管炎。每次3g,每日2次,20d为1个疗程。(《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