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别名: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 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大血藤英文
大血藤来源
大血藤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大血藤功效与作用
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①《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②《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③《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④《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⑤《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⑦《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大血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大血藤性味
大血藤归经
大血藤药物形态
落叶攀援灌木,高达10米。茎褐色,圆形,有条纹,光滑无毛。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菱状卵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有柄;两侧小叶较中间者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边不对称,内侧楔形,外侧截形或圆形,几无柄。花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下垂,具苞片,花多数,芳香;雄花黄色,花萼6片,长圆形,花瓣小,6片,菱状圆形,雄蕊6枚,花丝极短;雌花与雄花同;而有不发育雄蕊6枚,子房上位,1室,有1胚珠。浆果卵圆形。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8~10月。
大血藤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略弯曲,通弯曲,长30-60cm,直径1-3cm。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异管,散孔型排列,射线呈放射状。气微,味微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面胞,细胞含棕红色物。皮层石细胞常数个成群,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分泌细胞常切向排列,与筛管群相间隔;有少数石细胞群散在。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400μm,周围有木纤维。射线宽广,外侧石细胞较多,有的含数个草酸钙方晶。髓部可见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棕色或棕红色物。
大血藤鉴别方法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细胞,含棕红色物。皮层石细胞常数个成群,有的含草酸钙方晶。 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分泌细胞常切向排列,与筛管群相间隔;有少数石细胞群散在。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至400μm,周围有木纤维。射线宽广,外侧石细胞较多,有的含数个草酸钙方晶。髓部可见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棕色或棕红色物。
2、取本品粗粉 5g 左右,加甲醇 50ml ,超声处理 30 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 2%NaOH 水溶液 10ml 溶解,用盐酸调节 PH 值至 2 ,用乙醚振摇提取 3 次,每次 10ml ,合并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加甲醇 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雪虅对照药材 5g 左右,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 2 μ 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酸( 8 : 1 : 0.8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2%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大血藤栽培技术
1.气候土壤 以低山地区的溪沟两旁和林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坡地为宜。2.种植 一般以压条繁殖为主。四川地区在冬季落叶后,把母株较长的茎藤分枝,分别绕成直径约30cm的圈,每枝1圈,在株旁开穴,把圈斜放穴里,然后盖土压紧,使半圈埋入土里,半圈露在地面,以利在土中的一半能够生根,露出地面的一半能够长出新的枝条。至来年冬季将所压枝条挖起,按照根的生长情况,将其剪断,使成单株。然后在选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1-1.4米开穴,穴要深大,以能把新株茎藤栽入2/3长较好。栽后覆土打紧,并适当浇水。3.林边成片栽培的第1、2年内,适当中耕除草,追肥。
大血藤炮制方法
大血藤贮藏方法
大血藤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阑尾炎
以红藤为主,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蒲公英1两、生大黄6钱、川朴3厘)内服,每日3次,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其中首批观察354例,有效率达98%,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腹痛、触痛均消失,平均在2天和2.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其后观察的859例,有效率亦达90%。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最短为6个月),除25例复发(17.1%)外,余均良好。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11例继续服中、西药物治愈。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
以红藤1两,加黄酒4两,煎至60毫升为1剂。成人日服2次,每次1剂。小儿用量酌减。初步观察5例,分别于服药1~4日后腹痛消失;治疗期间有4例排出蛔虫。
大血藤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
2.《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3.《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
4.《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
5.《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
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
7.《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8.《植物名实图考》:大血藤,今江西庐山多有之。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宛如一叶擘分,或半边圆,或有角而方,无定形,光滑厚韧。根长数尺,外紫内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润。浸酒一宿,艳红如血。
大血藤药理作用
大血藤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状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及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大血藤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大血藤备注
大血藤出处
大血藤药方
①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②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⑧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1959)
⑨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⑩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⑾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