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参别名:煤参、太白洋参、黑洋参、太白阳参、黑参、黑白参。 太白参的功效与作用:①《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虚,健脾胃,消炎止痛。②《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治身体虚弱,肾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1~2两);或炖肉服。
太白参英文
太白参来源
太白参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750-3500m的沟边、路旁及草地上。
2.生于海拔220-2700m的荒草坡及疏林中。
3.生于海拔3400-3700m的山坡及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3.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太白参功效与作用
①《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虚,健脾胃,消炎止痛。
②《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治身体虚弱,肾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太白参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大剂量1~2两);或炖肉服。
太白参性味
太白参药物形态
①大卫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干后稍变黑色,高50~100厘米。根粗壮,黄白色,肉质。茎圆柱形,具棱角,中空。叶互生,卵状长圆形,一般长约7厘米,宽约2厘米,下部的叶较大,羽状全裂;裂片线状长圆形,边羽状浅裂,2次裂片卵形,边有重锯齿;基生叶及下部叶有长柄。总状花序顶生;花梗短,纤细;萼膜质,卵状圆筒形而偏斜,萼齿3枚;花冠黄色,长约为萼的两倍,盔的直立部分在自身的轴上扭旋,覆在含有雄蕊部分的基部强烈扭折,使其细长的喙指向后方,喙常卷成半环形,或近端处略作S形;下唇大,常与管轴成直角展开,3裂,中裂较小,侧裂为纵置的宽肾脏形。蒴果,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多生于高山肥沃土壤中。我国甘肃、陕西有分布。
②粗野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余,多毛。根茎粗壮,肉质。茎圆形。叶互生,披针状线形,长3~15厘米,宽0.8~2.2厘米,羽状深裂,裂片长圆形至披针形,缘有重锯齿,两面均有毛;无柄。花序长穗状,长汰30厘米以上,其毛多具腺点;萼狭钟形,密被白色腺毛,萼齿5,卵形而有锯齿;花冠白色,花管长约为萼的2倍或稍多,密被毛,盔的上部紫红色,额部黄色,下唇裂片3,有长缘毛;花丝无毛;花柱不伸出。蒴果宽卵圆形,长13毫米,先端有刺尖。种子肾脏椭圆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于草坡或灌丛中。分布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陕西等地。
③邓氏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长毛,高可达160厘米。根茎粗壮肉质,以较细的鞭状根茎连接于根颈,根颈周围生有稠密的须根一丛。茎圆柱状,粗壮,上部带紫红色。叶互生,长披针形,羽状深裂至距中脉1/4处,裂片披针状长圆形,最多每边15枚,有小裂或重锯齿,两面有疏毛。穗状花序长达20厘米,多腺毛;萼有密腺毛,有锯齿;花冠较大,黄色,长达20毫米,管长12毫米,有毛,盔的直立部分稍向前弓曲,含雄蕊的部分转折向前作舟状,下缘有长毛;下唇与盔等长。蒴果卵状长圆形。花期3~6月。
生于高山坡。分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④美观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茎有白色疏长毛。叶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萼较小,常在4毫米以下,极少达5.5毫米,共齿多少狭三角形而几全缘;花管一般较细长,多为萼的3倍;花柱自喙端伸出。蒴果卵圆而稍扁。
生于草坡及疏林中。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太白参相关论述
1.《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虚,健脾胃,消炎止痛。
2.《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治身体虚弱,肾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太白参注意事项
1.《纲目拾遗》:“食之多吐人,其性劣。”2.《陕西中草药》:“反藜芦。忌生冷饮食及浆水。”
太白参出处
太白参药方
①治体虚头晕:太白参,党参各五钱,细辛一钱。水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骨蒸潮热,周身关节疼痛:太白洋参四两至半斤,炖猪肉或猪蹄,分数次食。(《陕西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