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蛩虫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 山蛩虫的功效与作用:破瘕积聚;解毒肿。主瘕积聚;胁下痞满;无名肿毒;瘰疬;亚疮;疬风;白秃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酒搽,捣烂或熬膏敷贴
山蛩虫来源
山蛩虫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阴湿地区。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山蛩虫功效与作用
破瘕积聚;解毒肿。主瘕积聚;胁下痞满;无名肿毒;瘰疬;亚疮;疬风;白秃
山蛩虫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1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酒搽,捣烂或熬膏敷贴
山蛩虫性味
山蛩虫药物形态
燕山蛩,体长圆形,长约120mm,宽约7mm,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从颈板到肛节约有体节54个,触角1对,长约5mm,其基部两侧各有50个单眼集结排成三角状,似复眼。第1节无步肢,第2-4节各有步肢1对,自第5节起至肛节,每节有步肢2对,各步肢6节,末端具爪,生殖肢由第7节步肢变成。自第6背板各各体节的两侧有臭腺孔。
山蛩虫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多呈半环状,全长5-6mm,直径5-6mm。全体黑褐色,具50余个环节,每个环节具一棕色环,步肢多脱落。体轻,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气微,味淡,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