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牯牛别名:黑酸杆、地柏、蓼草、羊耳朵、酸兰。 九牯牛的功效与作用:通经,治痨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或浸酒。
九牯牛来源
九牯牛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2200-3000m的高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九牯牛功效与作用
通经,治痨伤。
九牯牛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或浸酒。
九牯牛性味
九牯牛药物形态
直立草本。茎有毛。叶互生,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托叶鞘状膜质。总状花序,呈圆锥花序式排列,顶生;花序柄红色,有毛;苞片鞘状,红褐色;花瓣5,白色。
九牯牛出处
九牯牛药方
1.治月经不调(腹胀痛):九牯牛三至五钱,大马蹄草三钱。煎酒服。
2.治痨伤:九牯牛一两,大血藤、小血藤各五钱。泡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