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栀子

[Zhī Zi]

栀子别名:木丹、鲜支、卮子、 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栀子图片

栀子英文

Cape Jasmine Fruit,Fruit of Cape Jasmine

栀子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虽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略加明矾)中烫,或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栀子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微、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栀子功效与作用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栀子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栀子性味

苦、寒

栀子归经

心;肝;肺;胃;三焦经

栀子药物形态

山栀(《药性论》),又名:林兰(《谢康乐集》)。

常绿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细毛。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全缘,两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成一鞘。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大形,白色,极香;花梗极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高脚杯状,花冠管狭圆柱形,长约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状长圆形;雄蕊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极短或缺,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有翅状纵梭5~8条,长2.5~4.5厘米,黄色,果顶端有宿存花萼。花期5~7月。果期8~11月。

本植物的根(栀子花根)、叶(桅子叶)、花(栀子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栀子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栀子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2g,加水5ml,置水浴中加热3min,滤过。取滤液5滴,置瓷蒸发皿中,烘干后,加硫酸1滴,即显蓝绿色,迅速变为黑褐色,继转为紫褐色。(检查藏红花素)(2)本品1%热水浸出液,滤过。取滤液10ml,置有塞量简中,加乙醚5ml,振摇,水层呈鲜黄色,醚液无色。(检查藏红花素)商品规格格 按栀子果实成熟的程度分为一、二等。一等:果实长圆形或椭圆形,饱满。表面橙红色、红黄色、淡红色、淡黄色,具纵棱,顶端有宿存萼片。皮薄,革质。略有光泽。破开后种子聚集成团状。气微味微酸而苦。二等:较瘦小。表面橙黄色、暗棕色或带青色,间有怪形果或破碎,余同一等。

栀子栽培技术

1.气候土壤: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而较湿润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佳。

2.整地: 育苗地,先深耕33cm左右,除去石砾及草根,再行造畦,畦高17cm,宽1.3m。打碎土块,耙平,每亩施基肥2000kg。然后按行距27cm,挖宽7cm、深3cm的横沟,以待播种。

3.种植:3.1.种子繁殖: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以春播为好。在2月上旬至2月下旬(立春至雨水)。选取饱满、色深红的果实,挖出种子,于水中搓散,捞取下沉的种子,晾去水份;随即与细土或草木灰拌匀,条播于畦沟内,盖以细土,再覆盖稻草;发芽后除去稻草,经常除草,如苗过密,应陆续匀苗,保持株距10-13cm。幼苗培育1-2年,高30余厘米,即可定植。

栀子炮制方法

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山桅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栀子毒性

小鼠急性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27.45克/公斤,皮下注射为31.79克/公斤,与镇静有效量比较,安全指数较小。

栀子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栀子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取山栀制成10%及50%两种煎剂,每天3次饭后服用。一部分病人用10%煎剂每次10毫升,以后逐渐递增至50毫升;另一部分病人用50%煎剂,每次10~15毫升。共治19例,7例痊愈,10例接近痊愈。住院9~63天不等,平均30.3天。

②治疗扭挫伤

将山栀子捣碎,研成粗粉,以温水调成糊状,加入少许酒精,包敷伤处。一般3~5天更换1次,如肿胀明显可隔天更换1次。骨折者不宜使用,脱臼者应先整复后再用。如有肢体麻痹,应配合理疗及针灸治疗。治疗407例,24小时内疼痛消失者328例;48小时内消失者66例;72小时内消失者13例。疼痛平均消失时间为30小时。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为2.5天;血肿吸收时间平均为7.8天;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5.1天。或用黄栀子、明乳香加适量黄酒,搅拌后放锅内蒸成糊膏状,待微温时敷于患部,厚度以1~1.5厘米为宜。用时先在局部涂凡士林1层,然后再敷药,上盖油纸,绷带包扎。间隔2~3天换药。治疗56例,除2例疗效不佳外,54例均治愈。亦可用黄栀子粉2两,面粉1两,鸡蛋1个,烧酒适量,调成糊状敷于局部,待药干后更换新药。一般在敷药2次后即见效果。

栀子相关论述

①《本草衍义》:"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治之。虚故不用大黄,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又治心经留热,小便亦涩,用去皮山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钱服,无不利也。"

②《丹溪心法》:"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入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邪。""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寒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曰病得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原病式》中备言之矣,着欲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添病耶!古方中多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安。"

栀子药理作用

1.对肝脏功能的影响:1.1.对肝脏功能的作用:用SD大白鼠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正常动物,用2g生药提取物灌胃;C组为结扎总胆管,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动物;D组为高胆红素血症动物,并用2g生药的栀子提取物灌胃。实验测定肝脏Y蛋白、Z蛋白、BSP清除率、胆红素及有关酶的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1.1.1.栀子提取物对动物血清和肝匀浆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并无影响。结扎总胆管引起碱性磷酶酶活力增加将近2倍。但栀子提取物对升高了的酶活力并无作用。

栀子注意事项

脾虚便溏者忌服。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栀子备注

(1)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栀子出处

《本经》

栀子药方

1.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NONG: 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昧, 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2.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3.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4.治湿热黄疸: 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5.治尿淋,血淋, 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6.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7.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 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8.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 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9.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入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10.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11.治鼻中衄血: 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12.治肺风鼻赤酒: 老山栀为末, 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煿。(《本事方》)

13.治赤白痢并血痢: 山栀子仁四七枚。锉, 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14.治热水肿: 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15.治妇人子肿湿多: 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16.治折伤肿痛: 栀子、白面同捣,涂之。 (《濒湖集简方》)

17.治火丹毒: 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8.治火疮未起: 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19.治疮疡肿痛: 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 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20、治烧伤: 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 (《救急方》)

栀子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栀子花

栀子花

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 《滇南本草》: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

  • 发布于 2022-01-13 15:44:35
焦栀子

焦栀子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

  • 发布于 2022-02-20 23:23:57
栀子花根

栀子花根

清热,凉血,解毒。治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治妇女气血不和。 ②《广西中药志》:治牙痛。 ③《四川中药志》:开心窍,解心热,通小便。治黄疸

  • 发布于 2022-01-23 13:49:00
栀子根

栀子根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黄疸型肝炎;痢疾;胆囊炎;感冒高热;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肾炎水肿;乳腺炎;风火牙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 发布于 2022-01-14 13:37:58
栀子叶

栀子叶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肿,理跌打伤。 ②《本草求原》:洗疳痔疔,散毒疮;同鸡煮,则祛风。

  • 发布于 2022-02-07 17:28:26
小果栀子

小果栀子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黄疸;感冒发热;吐血;衄血;尿血;肾炎水肿;疖肿痈疽;烧烫伤;跌打损伤

  • 发布于 2022-02-25 09:48:55

相同药味中药

乌奴龙胆

乌奴龙胆

清热解毒,止泻。治流感发烧,咽喉肿痛,黄疸,热性腹泻。用于血和赤巴合并症,木布病,血管闭塞病,中毒性发烧,热性腹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黄疸病。

  • 发布于 2022-01-07 03:17:05
大田基黄

大田基黄

清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泻痢;目赤;吐血;血淋;白带;崩漏;痛经;闭经;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流火;瘰疬;跌打;蛇虫咬伤

  • 发布于 2022-02-11 09:33:48
扭肚藤

扭肚藤

清热,利湿。治湿热腹痛,肠炎,痢疾,四肢麻痹肿痛,瘰疬,疥疮。 ①《岭南采药录》:治湿热腹痛,大便不畅,煎服。煎汤洗疮疥。 ②《岭南草药志》:清利湿热及消滞。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

  • 发布于 2022-02-01 23:33:13
拟进里香

拟进里香

发表清热;和中祛湿。主感冒;头痛;肺热咳喘;消化不良;胃痛;腹痛吐泻;风湿痹痛

  • 发布于 2022-01-20 07:24:24
方解石

方解石

清热利湿;通脉解毒。主胸中留热结气;黄疸

  • 发布于 2022-01-29 08:37:05
松根

松根

治筋骨痛,伤损吐血,虫牙痛。 ①《日华子本草》:松根白皮,补五劳,益气。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 发布于 2022-01-06 10:16:35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