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根的功效与作用:祛风散寒。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樟树根来源
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全年可采。
樟树根功效与作用
樟树根用法用量
樟树根性味
性微温,味辛。
樟树根药物形态
樟树根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樟树根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活血散瘀,除湿,消肿。治骨折,跌打损伤,只湿性腰腿痛,痈疖疮肿,感冒,咽喉肿痛。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除湿止痛。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接骨消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镇咳。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痛,杀虫拔脓,治咳嗽,黄脓白泡疮,蛇伤。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胃痛,感冒发热,疟疾,肝炎,肝脾肿大;外用治皮肤湿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祛风散寒,消食化滞。治肠胃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
①《吉林中草药》:止咳。治痰喘咳嗽。
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坏血病,肾脏病,痛风。有清热解毒作用。
滑肠通便。主肠燥便秘
清暑;生津;解毒;利湿。主暑热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糜烂;吐泻;痢疾;淋证;无名肿毒;疮疹
止血生肌;和肝健脾。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疮疖;疳积;眼结膜炎
相同药味中药
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理气,止血,化瘀。治胃痛,膈食呕吐,疝气,吐血,血崩,痔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
②《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治感冒风寒,寒热头痛,筋骨疼痛,咳嗽,疟疾,黄疸,痢疾,疮疡肿毒,跌打刀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杀虫,败毒。
②《广州植物志》:主治亦白痢。
③《福建民间草药》:解热利尿。治疟疾。
④《民间常用草药
《吉林中草药》:解表。治感冒。
消痈;溃脓;蚀腐;杀虫。主痈疽发背;疔疮;瘰疬;脓成不溃;腐肉难消;风癣疥癞
理气发表。治感寒头窟发热,食积饱胀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