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角别名:沙牛角。 水牛角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②《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③《纲目》:治淋,破血。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水牛角英文
水牛角来源
水牛角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水牛角功效与作用
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
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
②《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
③《纲目》:治淋,破血。
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⑤《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水牛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水牛角性味
水牛角归经
水牛角药物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水牛角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灰褐色。碎块不规昌形,炎灰白色、淡灰黄色或灰褐色。纵断面观表面可见细长梭形皮层细胞,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色色素颗粒;横断面观皮层细胞平行排列,呈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色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平整,色素颗粒及裂隙均少。
水牛角鉴别方法
本品粉末灰褐色。不规则碎块淡灰白色或灰黄色。纵断面观可见细长梭形纹理,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色色素颗粒;横断面观梭形纹理平行排列,并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色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较平整,色素颗粒及裂隙较小,难于察见。
水牛角栽培技术
饲养: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为水田耕作主要牲畜,因其耐寒力差且喜浸水散热,故以南方多水稻地区为多,但亦逐渐向北分布,喜于气候温暖、多河流、土地潮湿的地方生活。草食为主。白天放牧或役用;夜晚家畜,成熟较晚,2.5-3岁后开始配种,发性周期18-35天,发情持续2-3天,妊娠期320-330天。
水牛角炮制方法
水牛角毒性
水牛角贮藏方法
水牛角相关论述
1.《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
2.《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
3.《纲目》:治淋,破血。
4.《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5.《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水牛角注意事项
中虚胃寒者慎服。大量服用,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水牛角出处
水牛角药方
牛角散《外科正宗》:肿痛;牛角脂《太平圣惠方》: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