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豆瓣别名:水苋菜、水泉、水指甲、水马桑、肉矮陀陀、红格草、田马齿苋、水红莲草。 水豆瓣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痢疾;淋病;水臌;急性肝炎;痈肿疮毒;牙龈肿痛;痔肿;乳痈;急性脑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经不调;痛经;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水豆瓣来源
水豆瓣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田边及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及台湾各地。
水豆瓣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痢疾;淋病;水臌;急性肝炎;痈肿疮毒;牙龈肿痛;痔肿;乳痈;急性脑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经不调;痛经;烫火伤
水豆瓣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水豆瓣性味
水豆瓣药物形态
圆叶节节菜,一年生草本,高5-30cm。全株无毛。茎直立,纤细,通常带紫色。叶对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近圆形,阔倒卵形或阔椭圆形,长5-12mm,有时达20mm,宽3.5-10mm,先端圆形,基部钝或有时近心形,两面均无毛;侧脉通常4对,背面明显。花单生于苞片内,组成顶生稠密的穗状花序,长1-4cm,每株1-3个,有时5-7个;花极小,长约2mm,几无梗;苞片叶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与花等长,小苞片2枚,披针形或钻形,与萼筒几等长;萼筒阔钟形,膜质,半透明,长1-1.5mm,裂片4,三角形,裂片间无附属物;花瓣4,倒卵形,淡紫红色,长约为萼齿的2倍;雄蕊4;子房近梨形,长约2mm,花柱长度为子房的1/2,柱头盘状。花、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水豆瓣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好。忌干旱。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于3-4月,将母株挖出进行分株,直接种于大田。扦插繁殖:截取基茎5-8cm长,按行株距25cm×cm开穴,每穴插3-4株。此外,引种时多用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到封行前,除草追肥2-3次。以人粪尿或化肥等氮肥为主,整修生长期应保持土壤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