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别名:石镜、水母、(虫贲)、蜡、樗蒲鱼、(虫宅)、海(虫宅)、海折。 海蜇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治痰嗽,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痰核。①《本草拾遗》: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②《医林纂要》: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③《本草求原》:安胎。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以姜、醋拌食。
海蜇英文
海蜇来源
海蜇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口附近及海湾内。
资源分布:1.以东南沿海产量最大。8-9月间常成群浮游于海面,以硅藻和桡足类动物等为食。有时在海面成片出现,也可漂到外海。 2.本种属热带性水母类,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自汕头至雷州半岛及广西的涠洲岛一事海域分面较密,闽南也有少量分布。每年“雨水”前后于碣石湾、红海湾、大亚湾等地即能见到幼体,群体数量很大,生长迅速,至“立夏”已可长至成体。
海蜇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治痰嗽,哮喘,痞积胀满,大便燥结,脚肿,痰核。
①《本草拾遗》:主生气及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汤火(伤)。
②《医林纂要》:补心益肺,滋阴化痰,去结核,行邪湿,解渴醒酒,止嗽除烦。
③《本草求原》:安胎。
④《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消痰,行瘀化积,杀虫止痛,开胃润肠,治哮喘,疳黄,症瘕,泻痢,崩中带浊,丹毒,癫痫,痞胀,脚气。
海蜇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以姜、醋拌食。
海蜇性味
海蜇归经
海蜇药物形态
体呈淡蓝色,分为伞部和口腕两部。伞体厚而高,形如半球状。直径通常为25~30厘米,大者可达50厘米。伞缘有8个缺刻,内各有感觉器1个。各感觉器间具缘瓣20个,口腕8个,各自分歧,其上方有8对褶皱的肩板。各口腕和肩板边缘上有许多长的附属器,每个口腕末端各有一棒状附肢,内通管道。生殖腺4个,马蹄形,位于间幅。在生殖腺下腔,各有1个小形的胶质突起。伞部内面的内伞上有很发达的同心圆环肌,可看到网状的消化循环系。
生长于河口附近和泥质海底的海水中。8~9月间常成群浮游于海面。
海蜇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半透明,被有许多棕色毛须状物,各口腕又有分枝,则重叠褶皱表面黄色乳白色、淡黄色或红褐色,有的具黄褐色斑点。质脆。气腥,味咸。
海蜇炮制方法
海蜇相关论述
《归砚录》:"海蜇,妙药也。宣气化瘀,消痰行食而不伤正气。以经盐、矾所制,入煎剂虽须漂净,而软坚开结之勋,则固在也。故哮喘、胸痞、腹痛、症瘕、胀满、便秘、滞下、疳、疸等病,皆可量用。虽宜下之症而体质柔脆,不能率投硝、黄者,余辄重用海蜇,随机佐以枳、朴之类,无不默收敏效。""凡水乡农人,多患脚气,俗名大脚风,又名沙木髅。一肿不消,与寻常脚气发过肿消者迥殊,治之辄无效,此因伤络瘀凝,气亦阻痹,风湿热杂合之邪,袭入而不能出也。故病起必胯间结核而痛,憎寒发热,而渐以下行至足。初起宜亟用葱白杵烂,和蜜罨胯核痛处,浓煎海蜇、地栗二物(无地栗时以莱菔代),俟海蜇化尽,取汤吞当归龙荟丸三钱,俾即消散为妙。若已成者,以川黄柏一斤,酒炒研末,海蜇一斤,勿漂,煎烊,加葱须自然汁和匀,泛丸如绿豆大,茅根汤日送三钱,外用杉木刨花煎浓汤入朴硝一两频洗,日以蓝布浸盐卤(湿敷)。善清湿热,散风毒,凡洗鹅掌风、脚气并良也。忌一切辛热发物,尤忌蚕蛹。"
海蜇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海蜇注射剂能降低兔血压,并可使兔的体表(耳廓)血管及蛙的周身血管表现舒张。
海蜇注意事项
“忌白糖同淹,则(虫宅)随即消化而不能以久藏。”“脾胃寒弱勿食。”
海蜇出处
海蜇药方
1、治痞:大荸荠一百个,海蜇一斤,皮硝四两,烧酒三斤。共浸七日后,每早吃四钱(个).加至十个止。(《同寿录》)
2、治小儿一切积滞:荸荠与海蛰同煮,去蜇食荠。(《纲目拾遗》)
3、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海蜇一两,荸荠四彼。煎汤服。 (《古方选注》雪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