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海螵蛸

[Hǎi Piāo Shāo]

海螵蛸别名:乌鲗骨、乌贼鱼骨、乌贼骨、墨鱼骨、墨鱼盖。 海螵蛸的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海螵蛸图片

海螵蛸英文

Cuttlebone

海螵蛸来源

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鲗或金乌鲗的内壳。收集从乌鲗鱼中剥下之内壳;或于4~8月间,捞取漂浮在海边的乌鲗内壳,漂净,晒干。

海螵蛸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 1.栖息于海底,每年春、夏季之际,从越冬的深处向岛屿附近浅水处洄游。产卵适温为16-19℃,卵多产在海藻丛中,有黑色胶膜包被,葡萄状,长径6-7mm,以月余孵出的稚仔,背斑明显,活动性强。肉食性,以甲壳类及小鱼为食。

2.生态与无针乌贼相似,唯卵子灰白色,梨形,径长11-12mm,孵化期约需1个月,孵出的稚仔背部黄褐色具紫色素与成体相似,但活动力较弱,常潜伏于海底。当年能长成,翌年春季开始产卵,产卵后亲体大多死亡。

3.生活于近海,有集群性,游泳力强。每年4月进行繁殖。

4.为热闹带外海性种类。

5.为热带外海性种类。

6.为热带外海性种类。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产量最大。

2.我国分布于北方沿海,山东南部沿海产量较大。

3.我国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以北沿海。

4.我国分布于东南沿海。

5.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

6.分布于福建南部及广东沿海。

海螵蛸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主吐血;呕血;崩漏;便血;衄血;创伤出血;肾虚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嘈杂;嗳气泛酸;湿疹溃疡

海螵蛸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海螵蛸性味

味咸、涩、性温

海螵蛸归经

肝;肾经

海螵蛸图片

海螵蛸药物形态

①无针乌鲗,又名:花拉子、麻乌鲗。

头部短,长约29毫米,两侧各有1发达的眼;眼后有椭圆形的嗅觉陷窝。前部中央有口,前方有腕4对和触腕1对,腕呈放射状排列于口的周围,长度相近,内方有吸盘4行,其角质环外缘具尖锥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触腕长度一般超过胴长;触腕穗狭小,长约40毫米,其上有吸盘约20行。头部的腹面有1漏斗器。胸部卵圆形,长达157毫米(背面),宽约65毫米;两侧有肉鳍;胴后腹面有1腺孔。生活时胴背有明显的白花斑。外套腔背面中央有1石灰质的长椭圆形内壳,后端无骨针。肛门附近有墨囊。

栖于海底;遇敌时由墨囊放出墨液,以掩护自己。肉食性。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②金乌鲗

头部长约30毫米。腕的长短相近,各腕吸盘大小相近,其角质环外缘具不规则钝形小齿;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为生殖腕。触腕稍超过胴长,触腕穗呈半月形,上有吸盘约10行。胴部呈卵圆形,长可达20厘米,约为宽度的1.5倍。生活时体黄褐色,胴背有紫棕色细斑和白斑相间,雄性胴背有波状条纹。内壳后端具粗壮骨针。近漏斗管附近有贮黑水的墨囊。

分布黄海、渤海及东海一带。

海螵蛸性状鉴别

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金乌贼:长13~23cm,宽约至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海螵蛸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1)粉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2)取本品粉末10g,以滤纸纱布双层包好,置于索氏提取器内,以石油醚150ml回流提取至无色,取提取液回收至干,残渣以CHCL32ml溶解,得供试液I。取石油醚提取过的残渣,置50ml圆底烧杯中,以水30ml煎煮2h,过滤,取滤液部分,得供度液Ⅱ。①取供试液I1ml于试管中,沿壁缓慢加入浓H2SO41ml,静置10min,CHCL3层呈黄色,并有天蓝色荧光,中层橙黄色环。(Salkowski反应)②取供试液Ⅱ1ml于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10min,显淡紫色。(氨基酸反应)。

海螵蛸栽培技术

生活习性,乌贼喜栖息于远海的海洋深水中生活。每年春暖季节由深海游向浅水内湾进行产卵,4-6月间产卵粘附于海藻及其他物体上,9月下旬开始,当年孵化的幼体双游返南方越冬。可在洄游中捕食甲壳类、软体类及其他小动物。

养殖技术 首先将采集的乌贼受精卵置于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出的幼体可投喂单胞藻、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小型浮游生折。当胴部长达40mm左右时,可投喂小鱼、虾等。如果投饵充足,当年体重可增至250g以上。

海螵蛸炮制方法

海螵蛸: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炒海螵蛸:将海螵蛸块,用文火炒至黄色为度。煅海螵蛸:海螵蛸放般罐内,煅至焦黑色,取出放凉。

海螵蛸贮藏方法

置干燥处。

海螵蛸临床应用

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以乌贼骨为主,配合其他药物内服,对溃疡病及其引起的出血、穿孔,均有较好疗效。㈠乌贼骨粉85%,浙贝母粉15%,混合。每服2~5克,每日3次饭前服。或于上述散剂中再加入大黄10%,以纠正乌贼骨易引起便秘的副作用。亦可用乌贼骨30克炒黄,配伍半夏3克研末混合。用法同上。用于溃疡病有制酸、止血、止痛等作用。一般服药后3~5日即开始生效,食欲转佳,吞酸及上腹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大便恢复为黄色。多数患者经1~3个月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消失或显着改善,X线复查壁龛消失或有进步。㈡乌贼骨粉与白芨粉等量混合,每日3~4次,每次3~5克,温开水调服。用于溃疡病出血,据数十例观察,一般在3~7日内,即收到止血效果:呕血停止,便色恢复正常,大便潜血试验阴转。曾试用于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道憩室合并出血、伤寒肠出血等个别病例,亦均取得一定效果。㈢乌贼骨、白芨粉各1钱5分、氢氧化铝凝胶25毫升。混合搅拌后用冷开水1次送服,每日3~4次。同时配合胃肠减压、抗菌消炎、禁食等措施,用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1例,结果治愈29例,好转1例(原有大量腹水合并穿孔),死亡1例(女性,年老,饱食后穿孔,入院迟,观察期间发生休克,又作修补术,术后死亡)。经上述治疗,除个别用针灸止痛外,一般不需用麻醉止痛剂。疼痛多在治疗后3~5小时明显减轻,24~48小时消失,平均住院日数6~7天。治愈病例未发生膈下及腹腔残余脓肿以及其它并发症1轻度肠粘连者仅1例;无复发穿孔者。上列三药混合后有很高的粘稠性,在胃内形成胶状膜,能帮助闭孔和保护胃粘膜,使胃内酸性液体得到中和,停止外溢,为大网膜等覆盖穿孔创造有利条件;即使胃内容外溢,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剧痛也可减轻。但本疗法有其一定适应症,不能完全代替溃疡穿孔的早期手术治疗(参见"白及"条)。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均应及早考虑手术:溃疡穿孔诊断不够肯定者;用本疗法后病情有恶化倾向者;术前钡餐诊断为胃癌、溃疡恶性变或疑有癌性穿孔者;穿孔前有暴饮暴食,穿孔后腹胀、腹膜炎严重,腹腔有大量积液,估计穿孔大而难以闭孔者;入院时有严重休克,经抗休克治疗无效者。

海螵蛸相关论述

①《纲目》:"乌鲗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讨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鲗骨一蔖茹,……所以利肠中及肝伤也。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无疑矣。"

②《本草经疏》:"乌贼鱼骨,味咸,气微温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癥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则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者,盖肝属木主惊,惊人肝胆,则营气不和,故腹痛环脐也。入肝胆,舒营气,故亦主之。温而燥湿,故又主疮多脓汁也。"

海螵蛸药理作用

1.抗辐射作用:对海螵蛸水煎液的抗辐射作用进行了室验研究,以钴-60为辐射源,剂量率158.5一172转/分钟,照射剂量为700转,小鼠为625转,结果海螵蛸对照时动物30天存活率明显提高,对血中5-羟色胺的含量也显示有益的作用,而对血小板数量和骨髓DNA含量均无明显改善。

2.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在家兔双侧桡骨中1/3处用手锯造成1cm全缺损,分别植进高压消毒的陈年海螵蛸、新鲜海螵蛸,不植任何物体和植自体骨进行比较。术后2周、4周摄X线片检查,8周时宰杀,标本剥除软组织后摄片并做病理切片检查。发现海螵蛸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其中陈年海螵蛸的这种作用更为明显。

海螵蛸注意事项

阴虚多热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适当配润肠药同用。

海螵蛸出处

《纲目》

海螵蛸药方

1.治胃病,吐酸: 一、海螵蛸五钱,贝母、甘草各二钱,瓦楞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二钱。 二、海螵蛸一两(研末),阿胶三钱。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钱,白芨六钱。共研细末。每次服一钱五分,日服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3.治吐血及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圣惠方》)

4.治鼻血不止:乌贼鱼骨、槐花等分。半生半炒,为末吹鼻。 (《世医得效方》)

5.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釜底墨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圣惠方》)

6.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钱。生地黄汁调服。 (《经验方》)

7.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二两,鹿茸、阿胶各三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千金方》)

8.治妇人久赤白带下:乌贼骨--两(烧灰),白矾三两(烧汁尽),釜底墨二两。捣罗为末,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圣惠方》)

9.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10.治各种外伤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黄炭各等分。研细末,过150目筛,混合即得。撒于创面,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外伤出血:海膘蜗、般猪皮、人中白各一两,石灰一两半。共研细粉。消毒,撒于创面处,包扎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2.治血枯:四乌铡骨、一蔗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 (《素问》)

13.治哮喘:海膘销,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五分,温开水送服。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4.治诸疳疮:海螺蛸三分,白及三分,轻粉一分。为末。先用浆水洗,拭干贴。(《小儿药证直诀》白粉散)

15.治疬疡:三年醋磨乌贼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16.治小儿脐疮出脓及血:海膘蛸、胭脂,为末,油调搽之。(《圣惠方》)

17.治头上生疮:海螺蛸、白胶香各二钱,轻粉五分。为末。先以油润净乃搽末。(《卫生易简方》)

18.治耳底出脓:海螺蛸半钱,麝香一字。为末。以绵杖缴净,吹入再中。(《谵察方》)

海螵蛸治疗疾病

相同药味中药

仙人杖

仙人杖

治反胃,吐乳,水肿,脚气,疟疾,痔疮。 ①《本草拾遗》:哕气呕逆,小儿吐乳,大人吐食反胃,辟痁(疟),并水煮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主痔病,烧为末,水服方寸匕。 ③《纲目》:煮汁服,下鱼骨哽。 ④《

  • 发布于 2022-02-14 00:49:10
海盘车

海盘车

平肝镇惊;制酸和胃;清热解毒。主癫痫;胃痛吐酸;甲状腺肿大;中耳炎

  • 发布于 2022-02-13 15:32:45
狼肉

狼肉

补五脏,厚肠胃。治虚劳,祛冷积。 ①《饮膳正要》:主补益五脏,厚肠胃,填精髓,腹有冷积者宜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养虚劳,益气。功略同豺。 ③《随息居饮食谱》:补五脏,御风寒,暖肠胃,壮阳填髓。

  • 发布于 2022-02-18 10:41:56
盐麸根白皮

盐麸根白皮

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治咳嗽,风湿骨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肿毒疮疥,蛇咬伤。 ①《开宝本草》:主酒疸,捣碎,米泔水浸一宿,平旦空腹温服一、二升。 ②《纲目》:诸骨鲠,以醋煎浓汁,时呷之。 ③《

  • 发布于 2022-02-04 06:40:46
紫铜矿

紫铜矿

接骨续筋。主骨折筋伤

  • 发布于 2022-01-25 03:47:07
藏羚角

藏羚角

清热解毒消肿。主甲状腺肿大;胃痛;久泻

  • 发布于 2022-01-24 19:26:46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陈可冀国医大师

陈可冀,男,193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