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熊胆

[Xiónɡ Dǎn]

熊胆别名:黑熊、熊、猪熊、狗熊、黑瞎子、登仓、狗驼子、罴。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④《医学入门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熊胆图片

熊胆英文

Bear Gall

熊胆来源

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一般于冬季捕捉,捕获后,剖腹取胆,割时先将胆口扎紧,割取后小心剥去胆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板夹扁,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不宜晒干或烘干,以防腐臭。

熊胆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混交林或阔叶林中。一般居于山上的石洞或大 树洞中,有冬眠习性,夏、冬季有垂直直适移现象。白天活动,视觉较差,善爬树,熊游泳力强。杂食性,但以植物为主。

2.栖息于广阔叶林、针叶林或混交林中有中。有冬眠习性,杂食以植物为主。

资源分布:1.分布极广泛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及陕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均有分布。

2.分布于东北及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熊胆功效与作用

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

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

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⑥《本草述》:治喉痹。

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熊胆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熊胆性味

味苦、性寒

熊胆归经

肝;胆;心;胃经

熊胆药物形态

①黑熊(《纲目》),又名:熊(《诗经》),猪熊(《尔雅翼》),狗熊(《广东新语》),黑瞎子、登仓、狗驼子。

体长1.5~1.7米,尾长10~16厘米,体重130~250公斤。身体肥大,头宽,吻部略短,耳大而圆,被长毛,颈侧毛尤长。四肢粗壮;5趾均有爪,前足爪长于后足爪;前足腕部肉垫和掌部肉垫相接,相接间有棕色短毛分隔;后足跖部肉垫肥厚,其内侧无距毛。全身被黑毛,毛基灰黑色,毛尖乌黑,绒毛灰黑色。面部毛近于棕黄色,下颏白色。胸部有一明显的新月形白斑。

栖于森林,有冬季睡眠习性。多白天活动,能直立行走,善爬树和游泳,多独居。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东北及华北较多。

②棕熊,又名:罴(《诗经》),黄熊(陆玑《诗疏》),猳罴(《尔雅》郭璞注),马熊(《尔雅翼》),人熊(《纲目》)。

体大,长约2米,肩高1米,体重200公斤左右。头圆而宽,吻长,鼻宽,耳大,肩部隆起。四肢粗大,5趾;前足爪较后足爪长,前足腕部的肉垫细小,后足跖部的肉垫宽厚,并在其内侧具距毛。尾短。全身为棕黑色,头部较浅,稍带褐色;腹面毛色比背部浅暗;四肢黑色;有些幼兽有一白色的环,自胸部向上延伸至颈背。

生活习性与上种相近。分布东北、华北和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地。

以上两种动物的足掌(熊掌)、肉(熊肉)、筋(熊筋)、骨(熊骨)、脑(熊脑)、脂肪(熊脂)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熊胆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成囊状,长10-20cm,宽5-10cm。表面黑色、棕黑色或黄棕色,显光泽,微有皱折。囊内有干燥的胆汁,习称“胆仁呈块状、颗粒状或粉状,金黄色,透明如琥珀,有光泽,质松脆者习称“金胆”或“铜胆”;黑色,质坚脆或呈稠膏状者习称“墨胆”或“铁胆”;黄绿色,光泽较差,质脆者称“菜花胆”。气清香,味极苦,有粘舌感。以个大、畅通薄、胆仁金黄明亮、质松脆者为佳。

熊胆鉴别方法

1.取胆仁少量,直火加热,只起泡而无腥气。

2.取胆仁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白色荧光。

3.取胆仁约0.1g,加甲醇10ml加热溶解,放冷,过滤;滤液置水治上蒸干,加入20%氢氧化钠溶液5ml,于水浴中水解约5小时(注意补充散失水分),放冷;加盐酸呈酸性,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提取液浓缩至约5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熊脱氧胆酸1mg,加甲醇1ml溶解,作对照品溶液。采用薄层层析法,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异辛烷-异戊醚-冰醋酸-正丁醇-水(10:5:5:3:1)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跟18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溶液(v/v),于105度加热约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斑。

熊胆栽培技术

生活习性,熊为森林中的大型动物,性孤癖不成群,常有单独在森林中栖息和活动。昼行性,善于游泳、爬树,能直立行走,属于半冬眠动物,遇到干扰时可立即解除冬睡而外出活动。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嫩芽、嫩草及各种野果为食,尤喜食蜂蜜。熊的视觉较差,但嗅觉和听觉发达,从体型上看,寒冷地区的熊体型大,皮脂肥厚,热带地区的熊体型小。

熊胆炮制方法

去净皮膜,研成细末用。

熊胆毒性

毒性:熊胆腹腔注射及灌胃,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165mg/kg及8600mg/kg。

熊胆相关论述

《本草经疏》:"熊胆气味与象胆同,其所主亦相似。""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小儿疳积,多致目内生翳障者,以肝、脾二脏邪热壅滞,则二脏之气血日虚、闭塞日甚故也。用此泻肝、胆、脾家之热,则内邪清而外障去矣。如不因疳证而目生翳障,及痘后蒙闭者,多因肝、肾两虚,宜滋阴、养血、清热为急,诸胆皆不得用。"

熊胆药理作用

1.解痉作用:用小白鼠离体肠管,以乙酰胆碱造成的痉挛,研究了8个地区的熊胆以及野熊、野猪胆的解痉作用,其中以西藏产者解痉效力最强,其他地区所产黑熊胆及日本产琥珀色熊胆解痉效力也较强,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牛磺熊脱氧胆酸,其解痉原理与罂粟碱相似。

2.抗惊厥作用:熊脱氧胆酸钠 Na-ursodesoxycholate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与鹅脱氧胆酸钠及胆酸钠合用能增强其解毒作用。

熊胆注意事项

虚证禁服。

熊胆出处

《药性论》

熊胆药方

1、治小儿惊痫: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食疗本草》)

2、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宫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

3、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人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

4、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5、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6、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

7、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

8、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9、治小儿府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熊胆治疗疾病

相同药味中药

田唇乌蝇翼

田唇乌蝇翼

治咳嗽,钩端螺旋体病。 ①《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止咳,消肿。治疮毒,蛇伤。 ②《广西植物名录》:治疮毒,咳嗽,蛇伤。

  • 发布于 2022-02-21 01:36:34
皮袋香根

皮袋香根

收涩止血。主妇女崩漏

  • 发布于 2022-01-12 11:43:34
破叶莲

破叶莲

祛风止痛;和血败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肠炎;细菌性痢疾

  • 发布于 2022-02-06 22:36:46
紫油木叶

紫油木叶

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疮疡湿疹。

  • 发布于 2022-02-20 12:54:11
紫荆丫

紫荆丫

去风湿,解热毒。治风湿筋骨疼痛,涂痈疮红肿。

  • 发布于 2022-01-13 16:11:19
蛇不见

蛇不见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毒蛇咬伤;毒蜂螫伤;痈肿疮毒;跌打瘀肿

  • 发布于 2022-02-19 06:19:58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陈可冀国医大师

陈可冀,男,193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