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尖别名:芋头草、小野芋、犁头草、大叶半夏、犁头七、土半夏、三角青、山半夏。 犁头尖的功效与作用: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①《生草药性备要》:散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血。治鱼口便毒,捶烂醋煮敷之,冷则又换。②《陆川本草》:止血散毒。治乳痈,金疮出血。③《实用中草药》:消肿解毒,散瘀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磨涂。
犁头尖英文
犁头尖来源
犁头尖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地边、田头、草坡、石隙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犁头尖功效与作用
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血。治鱼口便毒,捶烂醋煮敷之,冷则又换。
②《陆川本草》:止血散毒。治乳痈,金疮出血。
③《实用中草药》:消肿解毒,散瘀止血。治外伤出血,蛇头疔,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血管瘤。
犁头尖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磨涂。
犁头尖性味
犁头尖归经
犁头尖药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叶具长柄;戟形或深心状戟形,长4~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广歧,边全缘或近3裂。花序柄长2.5~5厘米或更长;佛焰苞下部绿色,管状,管长1.5~2厘米,上部扩大而成一卵状披针形、深紫色的苞片,长12~18厘米,下部宽4~5厘米,上部极狭,有时旋扭;肉穗花序深紫色,子房数列,在花序的基部,接着有数列短而锥尖、直立的中性花,再隔6~8毫米,为数列无柄花药;附属体线形,长10~13厘米。浆果倒卵形,长约6毫米。花期夏季。
犁头尖化学成分
块茎含生物碱(alkaloids)和甾醇(sterol)。
犁头尖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块茎长圆锥形,直径为0.3-1cm,表面褐色,栓皮薄,不易剥落,稍有皱纹。芽痕多贪薇一侧,须根痕扁布全体,并有多数外凸的珠芽良。
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木栓层较薄,仅有4-5层细胞,木栓细胞方形、长方形或扁平,排列不整齐。薄壁组织中可见大量分生组织,薄壁细胞均弃满淀粉粒。粘液细胞多分布于近木栓层的数层薄壁细胞间,明显大于薄壁细胞,直径60-180μm.
犁头尖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散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血。治鱼口便毒,捶烂醋煮敷之,冷则又换。
2.《陆川本草》:止血散毒。治乳痈,金疮出血。
3.《实用中草药》:叼削中解毒,散瘀止血。治外伤出血,蛇头疗,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血管瘤。
犁头尖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一般外用,不作内服。孕妇禁服。误食会出现舌、喉麻辣,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
犁头尖出处
犁头尖药方
1、治跌打损伤:一、鲜犁头草块茎,去外皮,切一片包盐菜叶或桂圆肉服下。(《闽南民间草药》)二、鲜犁头尖全草适量,加黄酒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2、治瘰疬:犁头草适量,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广民间常用草药幻
3、洽蛇头疔:犁头尖鲜块茎,调雄黄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4、治外伤出血:一、 头草适量,捣烂,敷伤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二、芋头七,研未,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5、治蛇咬伤:鲜犁头草全草,洗净。捣烂敷,(《闽南民间草药》)
6、治面颈生癣:犁头草适量,用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7、治胼低:鲜犁头草块茎,捣烂敷之。(《闽南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