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草别名:围夹草、癌草、青竹壳菜、青鸭跖草。 痰火草的功效与作用:化痰散结;清热通淋。主瘰疬痰核;热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痰火草来源
痰火草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50m的水沟边及密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痰火草功效与作用
化痰散结;清热通淋。主瘰疬痰核;热淋
痰火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痰火草性味
痰火草药物形态
大苞水竹叶 匍匐草本。须根多而细。茎有毛。基生叶丛生,线形或阔线形,长10-24cm,宽1-1.5cm;茎生叶互生,叶片线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cm,宽8-12mm,先端急尖,基部呈鞘状,叶鞘被毛,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短柔毛。花密集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直径约1cm;花梗长2.5-5cm,总苞片被外形,长1-2.5cm,宽6-8mm;花梗粗短;小苞片大而宿存,膜质,圆形,长约5mm,成覆瓦状排列;萼片3,长圆形,长约4mm;花瓣3,蓝色或紫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花丝被毛;子房椭圆形,花柱与子房几等长。蒴果卵形,具3棱,每室有种子2颗。种子具皱纹。花期5月,果期8-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