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两金别名:八爪龙、山豆根、地杨梅、开喉箭、叶下藏珠、状元红、铁雨伞、真珠凉伞。 百两金的功效与作用:清热,祛痰,利湿。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①《本草图经》:治壅热咽喉肿痛,含一寸许咽津。晒干用,治风涎。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疼痛。③《天宝本草》:治咽喉红肿,火牙肿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调敷。
百两金来源
百两金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2400m的山谷、山坡疏林下或灌丛中。
2.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密林下阴湿外。
3.生于海拔900-2100m的山坡疏密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海南末见)。
2.分布干西南及广西、广东等地。
3.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百两金功效与作用
清热,祛痰,利湿。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
①《本草图经》:治壅热咽喉肿痛,含一寸许咽津。晒干用,治风涎。
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疼痛。
③《天宝本草》:治咽喉红肿,火牙肿疼。
④《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痢疾,白浊,睾丸肿大坠痛,秃疮,疥癣。
⑤江西《中草药学》:消肿,祛痰。
百两金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调敷。
百两金性味
百两金药物形态
常绿灌木,高达1米。茎通常单一,或于近茎梢有细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9~2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近于全缘,或具微波状锯齿,基脚阔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向下面突起,近边缘于网脉的顶端有黑褐色腺点;叶柄长8~15毫米。花由茎梢叶腋间抽出,多数,排列成伞房花序,总花柄长约6厘米,花柄纤细,长1~2厘米,密被短腺毛;萼5裂,裂片披针形至矩圆形;花冠带紫红色,钟状,5深裂,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短,花药箭形;雌蕊1,子房球形,花柱细,先端尖。核果球形,直径5~7毫米,熟时红色。种子1粒。花期7~9月。果期11月。
百两金化学成分
根含生物碱,岩白菜素(bergenin),紫金牛酸(ardisic acid)[1],百两金皂甙(ardisiacrspin)A、B。全株含有环状缩合肽FR900359。
百两金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略膨大。根圆柱形,略弯曲,长5-20cm,直径2-10mm,表面灰棕色或暗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环状断裂痕,木部与皮部易分离。质坚脆,断面皮部厚,类白色或浅棕色,木部灰黄色。气微,味微苦、辛。
百两金鉴别方法
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加少量活性炭脱色,滤过。取滤液1ml,加亚硝酸钠少量与硫酸1ml,温热,放置后呈红色。(检查岩白菜素)
百两金炮制方法
百两金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治壅热咽喉肿痛,含一寸许咽津。晒干用,治风涎。
2.《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疼痛。
3.《天宝本草》:治咽喉红肿,火牙肿疼。
4.《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痢疾,白浊,睾丸肿大坠痛,秃疮,疥癣。
5.江西《中草药学》:消肿,祛痰。
百两金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2.消炎作用 百两金醇提物0.45g/kg灌胃,6mg/kg腹腔注射,对蛋清性大鼠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3.0、6.0mg/kg腹腔注射,对滤纸片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0.2、0.4g/kg灌胃,对蛋清致小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
百两金注意事项
湿热中阻者慎用。
百两金备注
百两金出处
百两金药方
1.治喉蛾方(《福建中草药》)。
2.治喉头溃烂方(《江西草药手册》)。
3.治肺病咳嗽,痰出不畅方(《江西中草药学》)。
4.治湿热黄疸(《福建中草药》)。
5.治痢疾方(《福建中草药》)。
6.治胃气痛方(《江西中草药学》)。
7.治肾炎水肿方(《江西中草药学》)。
8.治陈旧性腰痛方(《江西中草药学》)。
9.治齿痛方(《江西中草药学》)。
10.治睾丸肿大坠痛方(《福建中草药》)。
11.治秃疮,疥癣方(《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