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石菖蒲

[Shí Chānɡ Pú]

石菖蒲别名:昌本、菖蒲、昌阳、昌草、尧时薤、尧韭、木蜡、阳春雪。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鲜者3~8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石菖蒲图片

石菖蒲英文

Grassleaf Sweelflag Rhizome,Drug Sweetflag Rhizome

石菖蒲来源

为天南里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石菖蒲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2600m的密林下湿地或溪涧旁石上。

资源分布:分于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石菖蒲功效与作用

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疥癣

石菖蒲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鲜者3~8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石菖蒲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石菖蒲归经

心;肝;脾经

石菖蒲药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直径5~8毫米,外皮黄褐色。叶根生;剑状线形,长30~50厘米,宽2~6毫米,罕达1厘米,先端渐尖,暗绿色,有光泽,叶脉平行,无中脉。花茎高10~30厘米,扁三棱形;佛焰苞叶状,长7~20厘米,宽2~4毫米;肉穗花序自佛焰苞中部旁侧裸露而出,无梗,斜上或稍直立,呈狭圆柱形,柔弱,长5~12厘米,直径2~4毫米;花两性,淡黄绿色,密生;花被6,倒卵形,先端钝;雄蕊6,稍长于花被,花药黄色,花丝扁线形;子房长椭圆形。浆果肉质,倒卵形,长宽均约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叶(菖蒲叶)、花(石菖蒲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石菖蒲化学成分

石菖蒲根茎含挥发油,内有α-,β-及γ-细辛脑(asarone),欧细辛脑(euasarone),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cismethylisoeugenol),榄香脂素(elemicin),细辛醛(asarylaldehde),δ-荜澄匣烯(δ-cadinene),百里香酚(thymol),肉豆劳动酸(myristic acid)。

石菖蒲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石菖蒲鉴别方法

薄层色谱;取样品粗粉20g,置挥发油提取器中以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用乙醚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所得挥发油溶于乙醚供点样。以α-细辛醚及甲基丁香酚为对照品。分别于硅胶G-0.8%CMC-Na板上点样,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15)展开。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Α -细辛醚为蓝紫色,甲基丁酚为棕色。

石菖蒲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喜冷凉湿润气假,阴湿环境,耐寒,忌干旱。以先沼泽湿地或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根茎繁殖:春季挖出根茎,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按行株距30cm×15cm穴栽,每穴栽2-3株,栽后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松土和浇水,切忌干旱。并追施人粪尿2次。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每次收获投井下后,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稍加管理,2-3年后又可收获。

病虫害防治,虫害有稻蝗,为害叶片,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石菖蒲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石菖蒲毒性

1.大鼠腹腔注射菖蒲挥发油的LD50为221mg/kg,给药后先呈阵挛性惊厥,而后出现强直性惊厥、死亡。石菖蒲挥发油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4.706ml/kg;腹腔注射的LD50为0.23±0.02ml/kg。挥发油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0.157ml/kg,中毒动物表现为间歇性抽搐,数小时至10余小时后动物死亡强直性惊厥,说明石菖蒲挥发油中毒主要是兴奋脊髓。

石菖蒲贮藏方法

置干燥处,防霉。

石菖蒲相关论述

1.《纲目》:菖蒲气温,心气不足者用之,虚则补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是矣。

2.《本草汇言》:石菖蒲,利气通窍,如因痰火二邪为眚,致气不顺、窍不通者,服之宜然。若中气不足,精神内馁,气窍无阳气为之运动而不通者,屡见用十全大补汤,奏功极多,石菖蒲不必问也。

石菖蒲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石菖蒲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变种植物细叶菖蒲(又名:钱菖蒲)的根茎,亦同等入药,一般用鲜品,亦称鲜菖蒲。

石菖蒲出处

《本草图经》

石菖蒲药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⑥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差暮剧,暮差朝发,狂眩: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蜜丸,饮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⑦治诸食积、气积、血积、鼓胀之类:石菖蒲八两(锉),斑猫四两(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黄色,拣去斑猫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两人牵掣去尽猫毒屑了,却将菖蒲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白汤送下。(《奇效良方》)

⑧治风冷痹,身体俱痛:菖蒲(锉)、生地黄(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锉)二两,生商陆根(去土,切)四两,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渍一宿,暴干,复纳酒中,以酒尽为度,暴干,捣筛为细散。每服,空心温酒调一钱匕,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⑨治耳聋: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捣,筛,分作七丸,绵裹,卧即塞,夜易之。(《补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⑩治耳聋耳鸣如风水声: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二两,猪肾(去筋膜,细切)一对,葱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猪肾、葱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济总录》菖蒲羹)

⑾治中暑腹痛:石苗蒲根三至五钱。磨水顿服。(《江西草药》)

⑿治噤口恶痢,粒米不入者:石菖蒲一两,川黄连、甘草、五谷虫各三钱.为末,蜜汤调送少许。(《本草汇言》)

⒀治霍乱吐泻不止: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焙)各一两,白术,甘草(炙)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十数沸,倾出,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

⒁治赤白带下:石菖蒲、破故纸,等分。炒为末,每服二钱,更以菖蒲浸酒调服,日一服。(《妇人良方》)

⒂治小便一日一夜数十行:-菖蒲、黄连,二物等分。治筛,酒服方寸匕。(《范汪方》)

⒃治痈肿发背:生菖蒲捣贴,若疮干,捣末,以水调涂之。(《经验方》)

⒄治跌打损伤:石菖蒲鲜根适量,甜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⒅治喉痹肿痛:菖蒲根捣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之。(《圣济总录》)

⒆治诸般亦眼,攀睛云翳:菖蒲自然汁,文武火熬作膏,日点之。(《圣济总录》)

⒇治阴汗湿痒:石菖蒲、蛇床子等分,为末。日搽二三次。(《济急仙方》)

石菖蒲治疗疾病

相同药味中药

山枇杷

山枇杷

①《分类草药性》:治瘰疬痒子,风湿麻木。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解热,下乳。

  • 发布于 2022-01-31 14:59:23
山橘叶

山橘叶

①《本草求原》:祛风,散瘀生新,敷跌打,止燥嗽(同猪粉肠)。 ②《广东中药》:治感冒咳嗽,百日咳。

  • 发布于 2022-02-03 15:38:57
樟梨子

樟梨子

健胃温中;理气止痛。主胃寒脘腹疼痛;食滞腹胀;呕吐腹泻;疮肿

  • 发布于 2022-02-21 13:15:53
珠芽半枝

珠芽半枝

散寒,理气,止痛,截疟。用于食积腹痛,风湿瘫痪,疟疾。

  • 发布于 2022-01-28 07:00:48
白藤

白藤

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血,发散,解表。 ②《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发汗,祛风。

  • 发布于 2022-02-26 16:21:38
花斑叶

花斑叶

疏风解毒,消肿散瘀,接骨续筋。治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骨折筋伤,跌打扭伤,风湿麻木。

  • 发布于 2022-01-24 09:13:41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