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粟米

[Sù Mǐ]

粟米别名:白粱粟、粢米、粟谷、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 粟米的功效与作用: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①《别录》: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②陶弘景: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③孟诜:陈粟米:止痢。④《本草拾遗》:粟米粉解诸毒,水搅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煮粥。外用:研末撒或熬汁涂。

粟米图片

粟米英文

Millet

粟米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粟米产地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粟米功效与作用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

①《别录》: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

②陶弘景: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

③孟诜:陈粟米:止痢。

④《本草拾遗》:粟米粉解诸毒,水搅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

⑤《日用本草》: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陈者更良。

⑥《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

⑦《纲目》: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粟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煮粥。外用:研末撒或熬汁涂。

粟米性味

味甘、咸、性凉

粟米归经

肾;脾;胃经

粟米药物形态

粟(《尚书》)

一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秆直立,粗壮。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25~60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长,基部近圆形,下面较秃净,上面粗糙;叶鞘无毛,鞘口处有柔毛;叶舌长1.5~5毫米,具纤毛。顶生圆锥花序穗状,通常下垂,长约20~30厘米,径2~5厘米,穗轴密被细毛;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基部有刚毛1~3条,刚毛通常褐色或浅紫色,稀有绿色,其长约小穗的2~3倍;第一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3脉;第二颖椭圆形,与不孕小花的外稃等长,5~7脉;不孕小花的外稃椭圆形,结实小花的外稃平凸状椭圆形,长2.5毫米,3脉,表面有皱纹,边缘内卷,包着内稃。谷粒与第一外稃等长,卵状或圆球状,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与其他小穗部分脱离。花期夏、秋季。

本植物发芽的颗果(粟芽)、种子的加工品(粟糖)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栽培植物中的粱,与粟为同种。李时珍谓:"粱即粟也,大而毛长者为梁,细而毛短者为粟。"参见"青粱米"、"黄檗米"、"白梁米"各条。

粟米性状鉴别

栽培植物中的梁,与粟为同种。李时珍谓:梁即粟也,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参见青粱米、黄粱米、白梁米各条。

粟米相关论述

①《本草衍义补遗》:"粟,陈者难化。《衍义》云,生者难化,熟者滞气,隔食生虫。所谓补肾者,以其味咸之故也。"

②《纲目》:"粟之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消渴泄痢,皆肾病也,渗利小便,所以泄肾邪也。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淡,阳中之阴也,所以淡渗下行,利小便。韩愗《医通》云:一人病淋,素不服药,予教以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余减,月余痊,此五谷治病之理。"

粟米药理作用

白端香甙的作用参见瑞香花条。其甙元有抗菌作用,1∶10000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株),1∶5000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1∶2000抑制绿脓杆菌,但对枯草杆菌无效。

粟米注意事项

《日用本草》: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粟米出处

《别录》

粟米药方

1、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 (《食医心镜》)

2、治消渴口干: 粟米炊饭,食之良。 (《食医心镜》)

3、治孩子赤丹不止: 研粟米敷之。(《兵部手集方》)

4、治汤火灼伤: 粟米炒焦,投水,澄取汁,煎稠如糖,频涂之。能止痛,灭瘢痕。一方半生半炒,研末,酒调敷之。(《崔氏纂要方》)

粟米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粟米草

粟米草

清热化湿;解毒消肿。主腹痛泄泻;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肤热疹;目赤肿痛;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 发布于 2022-01-20 13:47:21
粟米泔汁

粟米泔汁

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止消渴尤良。 ②《本草拾遗》:泔主霍乱,新研米清水和滤取汁服,亦主转筋入腹。酸泔,洗皮肤疮疥,服主五野鸡病及消渴。下淀酸者,杀虫及恶疮。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

  • 发布于 2022-02-24 00:02:25

相同药味中药

千叶独活

千叶独活

凉血止血;祛风解毒。主外伤出血;箅衄;齿龈出血;皮肤瘀斑;尿血;麻风

  • 发布于 2022-01-24 11:45:13
地下明珠

地下明珠

祛风胜湿;活血止痛;散结解毒。主筋骨疼痛;腰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疟疾;瘰疬;肿毒;目赤;翳障;疥疮;亦可用于小儿破伤风;肺炎;感冒

  • 发布于 2022-01-03 10:16:37
波罗蜜

波罗蜜

①《纲目》:止渴解烦,醒酒,益气。 ②《广西药植名录》:生津,止渴,助消化。

  • 发布于 2022-01-21 13:19:24
牛尾菜

牛尾菜

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治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骨结核,白带。 ①《江西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②《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 ③《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

  • 发布于 2022-01-14 19:49:05
莲须

莲须

清心,益肾,涩精,止血。治梦遗滑泄,吐、衄、崩、带,泻痢。 ①《本草蒙筌》:益肾,涩精,固髓。 ②《纲目》:清心通肾,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益血,止血崩、吐血。 ③《本草通玄》:治男子肾泄,女子崩带

  • 发布于 2022-02-08 20:49:57
蓝萼香茶菜

蓝萼香茶菜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胃炎,肝炎,乳腺炎,癌症(食道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初起,闭经,跌打损伤,关节痛,蛇虫咬伤。

  • 发布于 2022-01-21 02:08:53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陈可冀国医大师

陈可冀,男,193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