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药大全 > 正文

八月札

[Bá Yuè Zhá]

八月札别名:畜葍子、拿子、桴棪子、覆子、八月楂、木通子、压惊子、八月瓜。 八月札的功效与作用: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③《本草拾遗》:利大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八月札图片

八月札英文

Fruit of Fiverleaf Akebia,Fruit of austral Akenia

八月札来源

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八月札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微、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各地。

3.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八月札功效与作用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③《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④《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⑤《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⑥《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

⑦《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⑧《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⑨《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八月札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

八月札性味

昧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

八月札归经

肝;胃经

八月札图片

八月札药物形态

1.木通 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直径2-3cm,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2.三叶木通 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3.白木通 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八月札性状鉴别

干燥的肉质浆果呈卵状圆柱形,稍弯曲,长3~8厘米,直径2.5~3.5厘米,顶端钝圆,基部具果柄痕。表面浅黄棕色至土棕色,皱缩,成熟者皱纹粗大而疏,未熟者皱纹细小而密。果皮厚,革质或微角质。种子多数,包被在絮状果瓤内,形状不规则,呈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平,外表红棕色或棕黑色,有光泽,皱纹细密。果肉气微香,味涩而淡。以肥壮、皮皱者为佳。

产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地。

西藏地区使用的八月札,为同科植物五风藤的果实;四川地区除用白木通的果实外,还使用狭叶八月瓜的果实。

八月札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l)泡沫试验:取本品粉末少量,加10倍量水,充分振摇,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2)溶血试验:取用生理盐水稀释的 1%新鲜兔血 1ml,沿管壁加入本品的生理盐水浸出液(1:3)若干,迅速发生溶血现象。(检查皂式)(3)取本品干燥粉末少量,置白瓷板上滴加浓硫酸后,初呈黄棕色,继而变红,最后变蓝。(检查皂式)

八月札栽培技术

本品野生

八月札炮制方法

洗净,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八月札临床应用

治疗输尿管结石 取腊瓜、屎珠子各2两,加水6碗,煎成2碗,去渣,加糖,分2次服。治疗30例,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19例,进步(结石位置明显下降)2例,无效(结石位置无改变)9例,总有效率70%、排石率63.3%。为了加速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可定期综合采用新针(三阴交、阴陵泉、肾俞),内服654-2(山莨菪)、双氢克尿塞及大量饮水,加强活动等措施,以促使结石排出。治疗20例,治愈(标准同前)10例,进步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5%,排石率50%。若输尿管结石并发尿路感染、输尿管粘膜水肿者,除上述综合措施外,可在腊瓜、尿珠子方内加入蛇莓、杠板归各5钱。治疗15例,治愈12例,无效3例,排石率为80%。

在输尿管结石绞痛发作时,表明结石的位置有移动,此时采用综合措施,可加速排石;这些综合措施有时须反复多次采用,才能发挥作用。对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在服腊瓜、尿辣子煎剂同时,可同时服用降压药物,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定期采用综合措施。一般结石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排石的可能性较大。

八月札相关论述

1.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2.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3.《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4.《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5.《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6.《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

7.《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8.《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9.《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八月札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八月札出处

《饮片新参》

八月札药方

1.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2.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八月札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八节毛

八节毛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

  • 发布于 2022-02-15 05:05:30
八股绳

八股绳

活血通络;利湿消肿。主跌打损伤;腰痛;水肿

  • 发布于 2022-02-14 06:02:04
八月瓜

八月瓜

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主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汁不通;疝气痛;子宫脱垂;睾丸炎

  • 发布于 2022-01-19 20:25:14
八宝茶

八宝茶

祛瘀调经;通络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

  • 发布于 2022-02-16 03:54:00
八角枫

八角枫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用于风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

  • 发布于 2022-02-10 21:29:58
八月炸

八月炸

疏肝,补肾,止痛。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 发布于 2022-01-01 09:22:27
八目鳗

八目鳗

治夜盲症、角膜干燥。 《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 发布于 2022-01-01 16:21:36
八角金盘

八角金盘

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痛风;跌打损伤

  • 发布于 2022-02-22 18:06:08

相同药味中药

大果卫矛

大果卫矛

益肾壮腰;化瘀利湿。主肾虚腰痛;胎动不安;慢性肾炎;产后恶露不尽;跌打骨折;风湿痹痛;带下

  • 发布于 2022-02-08 14:39:08
炮仗花

炮仗花

润肺止咳;清热利咽。主肺痨;新久咽喉肿痛

  • 发布于 2022-02-23 04:20:52
石花

石花

养血,明目,补肾,利尿,清热,解毒。治视物模糊,吐血,血崩,腰膝疼痛,小便热痛,白浊,白带,汤火伤。 ①《草木便方》明目,益精,化痰,解热毒,生津止渴。润咽喉,涂冻疮、汤火伤。 ②《山西中药志》:清膈

  • 发布于 2022-01-02 00:14:20
竹鼠肉

竹鼠肉

益气养阴,解毒。治痨瘵,消渴。 ①《纲目》:补中益气,解毒。 ②《医林纂要》:养阴除热,杀疳露,治痨瘵,止消渴。 ③《本草求原》:益肺胃气,化痰解毒。

  • 发布于 2022-02-10 03:30:20
籼米

籼米

①《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 ②《纲目》: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 发布于 2022-01-10 19:18:11
红铁泡刺

红铁泡刺

清热利湿,凉血,止痛。治吐血,全身出血斑,腹泻,劳伤疼痛。

  • 发布于 2022-01-04 08:42:27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陈可冀国医大师

陈可冀,男,1930年10月20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学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