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蒾别名:酸汤杆。 荚蒾的功效与作用:治小儿疳积。《唐本草》:主三虫,下气,消谷。煮树枝汁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荚蒾英文
荚蒾来源
荚蒾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000m的向阳山坡、林下、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中、西南及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荚蒾功效与作用
治小儿疳积。
《唐本草》:主三虫,下气,消谷。煮树枝汁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荚蒾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荚蒾性味
荚蒾药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3米。茎直立,褐色,多分枝,冬芽具2外鳞,嫩枝有星状毛。单叶对生,膜质,叶片圆形至广卵形以至倒圆形,长6~8厘米,宽约5厘米,先端突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脏形,叶缘具三角状锯齿;上面有疏毛,下面有星状毛及黄色鳞片状腺点;叶咏羽状,5~8对,直走叶缘;无托叶。聚伞花序多花,径8~12厘米,有星状毛;萼管短,具5齿,宿存;花冠裂片5,有毛;雄蕊5,长于花冠,药分离,2室;花柱短,柱头尖,3裂;子房下位。浆果状核果,广卵圆形,深红色,无毛。花期5~6月。果期9~10月。
荚蒾相关论述
《唐本草》:主三虫,下气,消谷。煮树枝汁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荚蒾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朋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抗肿瘤作用 荚蒾叶甲醇提取物50μg/ml,在体外对人表皮样瘤鼻咽癌(KB)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36.2%。果实无效。
3.抗胆碱酯酶作用 本品甲醇提取物对人血浆胆碱酯酶在体外试验中有显着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大于80%。
荚蒾出处
荚蒾药方
治小儿疳积:荚蒾叶与茎一至二两,芡实五钱至一两。酌加水,煎三小时,加些白糖,吃芡实和汤。可以常服。(《福建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