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房别名:莲蓬壳、莲壳、莲蓬。 莲房的功效与作用:消瘀,止血,去湿。治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瘀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血痢,血淋,痔疮脱肛,皮肤湿疮。①孟诜:破血。②《本草拾遗》: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③《纲目》:止血崩、下血、溺血。④《本草汇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莲房英文
莲房来源
莲房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广布于南北各地。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莲房功效与作用
消瘀,止血,去湿。治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瘀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血痢,血淋,痔疮脱肛,皮肤湿疮。
①孟诜:破血。
②《本草拾遗》:主血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③《纲目》:止血崩、下血、溺血。
④《本草汇言》:止血痢,脾泄。
⑤《握灵本草》:烧灰止崩带、胎漏、血淋等症。
⑥《分类草药性》:消毒,去风,治背花。
⑦《岭南采药录》:疗乳头开裂。
⑧《江苏植药志》:治脱肛。
莲房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莲房性味
莲房归经
莲房药物形态
干燥花托略呈倒圆锥形,多破裂,顶面圆形而平,径7~10厘米,高3~8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灰褐色,有纵纹及纵皱,顶面有多数除去果实后留下的圆形孔洞,呈蜂窝状,基部有花梗残基。质松软如海绵。气无,味涩。以个大、紫红色者为佳。
莲房化学成分
莲房含金丝桃甙(hyperoside),槲皮素二葡萄糖甙(quercetin-3-diglucoside)及小量莲子碱(nilumbine)等。此外尚含碱水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1、B2、和C,槲皮素(quercetin)。
莲房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为倒圆锥状或漏斗状花托,多撕裂,直径5-8cm,高4-6cm。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及皱纹,或局部表面破裂呈纤维状;顶面圆而平,有多数挖除果实后的圆形小孔穴,基部有花柄残基或痕迹。体轻、质疏松,纵破开多裂隙似海绵状。气微,味微涩。
莲房鉴别方法
(1)本品粉末黄棕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乳头状突起呈双圆圈状。草酸钙簇晶多见,直径10~54μm 。棕色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螺纹、环纹导管直径8~80μm。纤维成束,直径11~35μm,具纹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 ,温热浸泡数分钟,滤过,滤液加镁粉少量与盐酸1~2滴,溶液渐变成红色。
莲房炮制方法
莲房相关论述
①《纲目》:"莲房,消瘀散血,与荷叶同功,亦急则治标之意也。"
②《本经逢原》:"莲房,功专止血,故血崩、下血、溺血,皆烧灰用之,虽能止截,不似棕灰之兜湿也。"
莲房出处
莲房药方
1、治室女血崩,不以冷热皆可服:荆芥、莲蓬壳(烧灰存性)。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米饮汤调下。(《圣惠方》)
2、治血崩:棕皮(烧灰)、莲壳(烧存性)各半两,香附子三两(炒)。上为末。米饮调下三、四钱,食前。(《儒门事亲》莲壳散)
3、治经血不止:陈莲蓬壳,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热酒下。(《妇人经验方》瑞莲散)
4、治漏胎下血:莲房,烧,研,面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汤、酒任下,日二。(《朱氏集验医方》)
5、治胎衣不下:莲房一个,甜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6、治小便血淋:莲房,烧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半,米饮调下,日二。(《经验方》)
7、治痔疮:干莲房、荆芥各一两,枳壳、薄荷、朴硝各五钱。为粗末。水三碗,煎二碗,半热熏洗。(《疡科选粹》莲房枳壳汤)
8、治乳裂:莲房炒研为末,外敷。(《岭南采药录》)
9、治天泡湿疮:莲蓬壳,烧存性,研末,并泥调涂。(《海上方》)
10、治黄水疮:莲房烧成炭,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一日二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