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凤仙花的功效与作用: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疔疮,鹅掌风,灰指甲。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②《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③《本草求原》:治偏废。④《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⑤《西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者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
凤仙花英文
凤仙花来源
凤仙花产地分布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凤仙花功效与作用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疔疮,鹅掌风,灰指甲。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②《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③《本草求原》:治偏废。
④《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⑤《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凤仙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鲜者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
凤仙花性味
凤仙花药物形态
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凤仙花化学成分
花含各种花色甙(Anthocyanins),由此分得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phinidin)、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又含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以及一种萘醌成分(可能是指甲花醌Lawsone)。
凤仙花性状鉴别
西藏地区使用的凤仙花,其原植物为锐齿凤仙花Im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凤仙花炮制方法
凤仙花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2.《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3.《本草求原》:治偏废。
4.《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5.《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6.《本草汇言》:凤仙花,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李氏方治腰胁引痛不可忍,因瘀血为患者宜用之。
凤仙花药理作用
1.对癣菌作用: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专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2.对细菌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凤仙花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凤仙花备注
凤仙花出处
凤仙花药方
外洗方《扶寿精方》:风湿证;凤仙花散剂《本草纲目》: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兰台集选方《兰台集》:跌仆伤损骨,血脉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