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花的功效与作用:止泄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刺梨花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
刺梨花功效与作用
刺梨花用法用量
刺梨花性味
甘,平。
刺梨花出处
《草木便方》
刺梨花治疗疾病
相关中药材
健胃,消食。治食积饱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
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消食健脾,止痢。治积食腹胀,肠鸣腹泻。
根:消食健脾,收敛止泻。用于食积腹胀,痢疾,肠炎,自汗盗汗,遗精,白带,月经过多,痔疮出血。
果:解暑,消食。治维生素C缺乏症。
健胃,消食,止泻,涩精。治胃痛,泄泻,痢疾,遗精,崩漏,带下,久咳。
①《草木便方》:止痢,治牙痛,崩带。
②《分类草药性》: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③《贵阳民间药草》:健胃止痛,消食去胀。
相同药味中药
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疔疮,痔疮。
①《滇南本草》:清肺热,消痰下气,止咳,止咽喉疼,消烦渴,泻相火。
②《分类草药性》:涂疔疮,退火毒,消肿。
③《陆川本草》:治鼻窦炎。
④《重庆草药
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疔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
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
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1、九窍
治痈肿,疔疮,蛇虫伤。
①《纲目》:蛇虺螫伤,捣汁和酒撮,以渣敷之。中心留孔泄气。
②《中国药植图鉴》:全草外敷,治乳痈疔疮,顽固性溃疡。
③江西《草药手册》:全草治吐血,解斑蝥毒。
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筋骨痹痛;吐血;咳血;便血;外伤出血;痔漏;烫火伤;蛇咬伤
治久痢脱肛,产后子宫下垂,阴疮。
①《唐本草》:烧为灰,主小儿诸疾,又主产后阴脱下坠。
②《日华子本草》:烧灰疗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