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叶藤别名:锡叶、涩藤、涩沙藤、水车藤、雪藤、糙米藤、擦锡藤。 锡叶藤的功效与作用:治肠炎,痢疾,脱肛,遗精,跌打。①《岭南采药录》:叶:治红白痢。②《陆川本草》:叶:止泻止血,生肌收口。治腹泻,渍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脱肛,子宫下垂,久痢,遗精,跌打。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收敛,止泻,固精。治肠炎腹泻,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煎水洗。
锡叶藤英文
锡叶藤来源
锡叶藤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低海拔的荒山、疏林地和灌丛中。
2.生于山坡、山谷、疏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2.分布于云南。
锡叶藤功效与作用
治肠炎,痢疾,脱肛,遗精,跌打。
①《岭南采药录》:叶:治红白痢。
②《陆川本草》:叶:止泻止血,生肌收口。治腹泻,渍疡。
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脱肛,子宫下垂,久痢,遗精,跌打。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收敛,止泻,固精。治肠炎腹泻,肝脾肿大,遗精。
锡叶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外用:煎水洗。
锡叶藤性味
锡叶藤归经
锡叶藤药物形态
藤本,长3~5来或更长。小枝粗糙,被紧贴的疏毛或无毛。叶互生,革质,长圆状倒卵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3~15厘米,宽2~7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渐狭,边缘有波状小锯齿威全缘,两面均粗糙,几无毛或有极稀刚伏毛;叶柄长6~20毫米,有较多刚伏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极香,径6~8毫米;苞片和小苞片线形,被缘毛,外面被疏毛;萼片5,近圆形,具缘毛,宿存;花瓣3,卵圆形,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上部扩大。蓇葖果长圆状卵形,褐黄色而光亮,先端有宿存花柱而呈喙状。种子黑色,球形。花期夏月。
锡叶藤化学成分
毛叶锡叶藤含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醇(betulinic acid)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三萜类化合物。
锡叶藤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直或略弯曲,直径0.5-1.5cm。表面灰棕色,具浅纵沟和横向裂纹,栓皮极易剥离;剥离栓皮的表面呈淡棕红色,具浅纵沟和点状细根痕。质硬,断面木部灰棕色,射线淡黄棕色,有众多小孔。气微,味微涩。
叶卷曲或皱折,平展后呈长圆形,先端尖,基部近阔楔形,边缘中部以上具锯齿,上面灰绿色下面浅绿色,叶脉下面突出,两面密布小突起,粗糙似砂纸;叶柄长约1.5cm,腹面具沟。薄革质。气微涩。
锡叶藤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醇回流1h,滤过。滤液浓缩至膏状,加2%盐酸溶,滤过。取滤液2ml,滴加浓盐酸2滴,再加镁粉少许,溶液呈红色。(检查黄酮)
锡叶藤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叶:治红白痢。
2.《陆川本草》:叶:止泻止血,生肌收口。治腹泻,溃疡。
3.《广西药植名录》:根:治脱肛,子宫下垂,久痢,遗精,跌打。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朋》:收敛,止泻,固精。治肠炎腹泻,肝脾肿大,遗精。
锡叶藤出处
锡叶藤药方
治红白痢: 锡叶一两。分三次煎服。如仍末愈,再用二钱,和木棉花二钱,扭肚藤二钱,服一、二次。湿热痢亦可。(《岭南采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