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远(1915―2008),男,汉族,广东省平远人。副主任医师。1936年毕业于梅县新中医学社,曾任蕉岭县中医进修班专职教师、平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等职。是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教育经历
1932年考入梅县新中医学社,1936年毕业。
工作经历
1936-1949年,在乡间行医。
1949-1953年,在大拓联合诊所工作。
1953年,任蕉岭县中医进修班专职教师。
1953年,进入平原县人民医院工作,曾任平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1955-1962年,在平远县主办医护班担任教师。
学术思想
1、长于治温,经验独特
钟老以“温病”为研究方向。在1955-1965年间,广东有不少“乙型脑炎”病人。钟老认为,“乙脑”属中医暑温、暑湿、暑风等夏令急性热病范畴,治疗注意掌握“高热、昏迷、抽搐”三大证,临床能及时作出相应有效的处理,可以减少死亡率和后遗症。但当时治疗高热,西医推行冰袋、冰床退热法,施治后不少病例反而恶化。钟老临证提出创新思路,认为无论内服外用之剂,均必须严于辨证,才能中的。冰袋、冰床皆属阴冷之物,用之大有湿遏热伏之弊,偏湿之人更忌之。惟有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若病邪仍居卫分,可用新鲜桃叶500-1000g煮水擦身,以解表卫之邪;若邪传气分,可用新鲜溪黄草、生香附,相须而治;若是阳明暑温,邪入心营,多以通腑泄热、清营救阴为法。
2、治病重元,用药入微
钟老遵从“治病必求于本”的古训,推崇东垣“脾胃之气即元气”的独特见解,认为能保元气之充沛,人体自能调节却病。元气不损,病重可治;元气既伤,病轻难愈。病之可缓和调治者,不宜急切图功,妄投峻剂以戕正;病之必须攻泻取效者,亦宜寓补于攻,配合补益以扶正。钟老临症细察病情,首重望神、气、色,用治病重元的学术观点,指导用药入微,独具特色,取得显著疗效。如选如《名医名方录》的“扶元止痢汤”就是钟老著名验方,由参术附桂及干姜、阿胶、鹿角霜、赤石脂、伏龙肝、陈仓谷等10味药物组成,具有暖肾扶脾、温阳止泻之效,主治脾肾阳衰之泻痢、慢性结肠炎等。
获奖情况
1978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
学术兼职
曾任:
平远县中华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梅县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