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咸味中药

咸味中药
咸味:“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
【光明盐】祛风明目;消食化积;解毒。主目赤肿痛;泪眵多;食积脘胀;食物中毒[ 详情 ]
【八节毛】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 详情 ]
【骨螺】清热解毒。主中耳炎;疮痈肿毒[ 详情 ]
乌贼鱼肉
养血滋阴。治血虚经闭,崩漏,带下。 ①《别录》:益气强志。 ②《日华子本草》:通月经。 ③《医林纂要》:补心通脉,和血清肾,去热保精。作脍食,大能养血滋阴,明目去热。 ④《随息居饮食谱》:疗口咸,滋肝
九香虫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
人中白
清热,降火,消瘀。治劳热,肺痿,衄血,吐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 ①《别录》:疗鼻衄、汤火伤。 ②《唐本草》:主紧唇疮。 ③《日华子本草》:治劳热,肺痿,心膈热,鼻洪吐血,羸瘦渴疾。 ④《本草衍义补
仙人杖
治反胃,吐乳,水肿,脚气,疟疾,痔疮。 ①《本草拾遗》:哕气呕逆,小儿吐乳,大人吐食反胃,辟痁(疟),并水煮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主痔病,烧为末,水服方寸匕。 ③《纲目》:煮汁服,下鱼骨哽。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