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医专家 > 正文

梁贻俊(主任医师)

梁贻俊(主任医师)

梁贻俊(1927- ),女,北京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出身于北京一中医世家,自幼对祖国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后拜名医宗维新、赵树屏为师,医技日进。1984年调入中日友好医院工作。1990年,任中华全国血证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中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是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

1927年6月,生于北京的中医世家,其祖父和伯父均为当时北京城名医。自幼秉承家训,立下学医的志向,苦读中医经典和背诵经文,专攻歧黄之术,并深得家传。之后,又拜北京城名医宗维新、赵树屏为师,深究医理,尽得其真传。

解放后,梁贻俊在中医进修学校和中医学院研修深造5年,她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刻苦钻研,打下了坚实的中西医基础。在担任西学中班《内经》教员时,她深感责任重大,她认为课讲得好坏,关系到年轻的西医学员们对中医学如何认识。为了讲好《内经》,传播中医的精髓,真正使学员们体会到祖国医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梁贻俊倾心研读,经常备课到深夜,临床带教也非常认真严格。梁贻俊这种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对祖国医学的热爱一直伴随着她的医学生涯。

1966年初,梁贻俊调到锦西化工医院,在那里工作了十几年。这段时间正值十年动乱前后,医院的工作比较混乱。她排除干扰,坚持记下了一万多份病历,不仅保存下大量可贵的临床研究资料,而且体现了她对病人的高度负责精神。因为是北京来的中医大夫,许多疑难杂症患者都专门来找她,门诊、会诊、讲学使她非常忙碌,但她把这当作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接触了更多的病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大大降低了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死亡率,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为此在当地举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现场会。梁贻俊指出:“治疗大面积烧伤以前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患者病势危急,变化迅速,必须随时密切地观察病情,及时依据中医理论加以救治,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1969年锦西发大水时乙型脑炎流行,梁贻俊当时是负责脑炎抢救的组长,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在深夜趟着齐腰深的洪水,步行l个多小时去抢救一位患脑炎的3岁小孩儿,经她救治,患儿转危为安。中日友好医院成立时,梁贻俊调回北京,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大内科副主任,中医高干外宾病房主任。建院之初为了打好基础,梁教授对年轻大夫严格要求,言传身教,狠抓病历的书写,在医技上和医德上都做出了表率。繁重的职务、众多的社会兼职都无法影响梁教授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她对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肾病、温热病及妇科畸胎等的治疗都有所建树,在血液病的生血和止血、白血病的抑白治疗等方面均有创见。她在血液病中医证名方面率先提出“血劳”、“多发骨痹”、“痰毒核”等病证结合的病名。

学术成就

在临床上,梁贻俊既重辨证,亦重辨病,强调病证相参、中西结合的科学态度。治疗虚损性疾病,梁贻俊注重补益脾肾。她曾治疗一位河南的中学老师,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难治的RAEB-T型,经服西药3个月未效,患者四肢可见大片紫斑,体虚不能下床,西医认为他生存无望。梁教授投以益气养血、填补肾阴、解毒凉血方药,服药2个月后,患者精神好转,体力渐增,皮下紫斑全部吸收,经检查骨髓象也出现好转。后患者每年来京请梁贻俊调方,4年后仍健康生活。

在临证上,梁贻俊对瘀血致病尤为重视,她认为久病后气虚,气血运行无力易致血瘀,久病兼瘀尤为常见。一位脑室出血的患者引流术后,仍每日仍黑血5-6次,西药未能控制出血,已致神志不清,二便失禁。经梁教授治以归脾汤配合化瘀之药加减,5付药后血止神清。

梁贻俊总结自己多年的治学经验,著有《辨证施治纲要》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0篇荣获国内外优秀论文奖。1990年,她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评定大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梁贻俊始终信守着自己的行医准则:以精诚待病人,无贵贱之分,无医外之求;视其苦为己苦,精心诊治,以求病人早愈。崇高的医德和显著的疗效赢得了患者的许多锦旗、牌匾和众多的感谢信。对于患者所赠钱物,梁贻俊或拒收或悉数退回。而曾亲历抗洪救灾的她总是牵挂着灾区,经常向灾区捐赠钱物。回首半个多世纪的从医历程,梁贻俊深有感触。她说,越来越感觉到中医是个宝,越干越觉得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岐黄千卷学可得,医道万里用可通。” 梁贻俊将一如既往地钻研学术,治病救人,为祖国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诊治范围

1、血液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

2、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3、肾病,包括急慢性肾炎、尿毒症等。

4、妇科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内分泌失调、黄褐斑、乳腺病、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胎停育等疑难病。

教育经历

梁老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曾拜名医宗维新为师,又得赵树屏指教。

1953年-1958年在北京中医学院学习。

工作经历

1958年―1966年担任中医进修学校内经教研组组长。

1966年―1984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担任辽宁省锦化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84年晋升中医主任医师,担任中日友好医院担任高干外宾病房主任、中医大内科副主任。

2001年4月退休。之后仍在中日友好医院出专家特需门诊,并担任带教工作。

学术思想

梁师临证重视脾肾,对瘀血致病亦很重视,对补脾肾与活血化瘀有独到见解。她主张衷中参西,辨病辩证相结合,虚损病应补脾肾。对瘀血的治疗,她遵从“血实直诀之”,且认为久病之人多见瘀证,治疗中应注意活血养血,以利气血之运行而达祛病强身之目的。

获奖情况

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1991年7月、1997年1月分别荣获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2003年获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2003年荣获卫生部离退休干部局颁发的防治“非典”工作纪念奖牌。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术兼职

北京中医学会理论研究组组长

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辽宁省中医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

中日友好医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华全国中医内科血证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中医药研究院学术顾问

出版著作

《辨证论治纲要》、《内经教材》、《论昏迷》、《妇科手册》、《中药手册》、《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

相关推荐

箫佐桃(主任医师)

箫佐桃,1929年生,男,汉,湖南澧县人,湖南中医学院(邮政编码:410007)前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分泌疾病诊疗专家。 1946年学医,曾先后跟随津市、长沙的祁群三(1906~1976)、黄正广(1906~1966)、陈振乾(1910~1973)、赵松云(1910~1970)、赵

诸云龙(主任医师)

诸云龙(主任医师)

诸云龙,男,(1944―)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香港国际丹溪中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中医班(大学专科),在中医理论上造诣颇

周翠英(主任医师)

周翠英(主任医师)

周翠英,女,(194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学专家。1970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痛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对风湿免疫性疾病从理论、临床与实验基础实验进行

沈英森(主任医师)

沈英森(主任医师)

沈英森,男,(1941―)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等特色运用于临床实践,同时根据中医学“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特点,结合岭南潮湿炎热气候特

魏福良(主任医师)

魏福良(主任医师)

魏福良,男,(1943―)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针灸专家。196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师承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先生,从医三十余年来,笃学深思,精勤不倦,尊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趋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风格和学术经验。服膺“汤药治其内,金石攻其外,则病无所逃遁也”之精旨,认为针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