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友良,主任医师。幼承庭训、学家渊源,曾从祖父蔺新斋(清・庠生),就读诗书于家塾,后受业于伤寒名家陈慎吾,尽得衣钵。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治疗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气血津液学说。扶正立足调脏腑,祛邪着眼化痰瘀,是蔺氏治疗心脑疾患的经验所在。
蔺友良,主任医师。幼承庭训、学家渊源,曾从祖父蔺新斋(清・庠生),就读诗书于家塾,后受业于伤寒名家陈慎吾,尽得衣钵。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治疗疾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气血津液学说。扶正立足调脏腑,祛邪着眼化痰瘀,是蔺氏治疗心脑疾患的经验所在。
刁本恕,男,(1942―)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从事中医专业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精通中医经典,在中医学术领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治学主张宗仲景勤求博采、法众家学术之长;临证主张求实效、宏中医治法优势,创新法、解现代医学疑难;科研
张道宗,男,(1941一)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四十余年。临诊时主张望、闻、问、切四合参,辨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再行选经取穴(或用药),在辨证的基础上用药或用穴,做到少而精,既保证疗效,又可尽量减少病人的痛
韩芳林,女,(1941―)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儿科专家。从医四十年来始终坚持在儿科临床一线,继承中医传统,不断创新,发扬光大。辨证同辨病,抓主症用古方,重视脾胃调治,应用活血化瘀之品是其临床施治的一贯思想。数十年来善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运用自组麻杏化瘀汤治疗小儿急性肺
高维滨,男,(1944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针灸学专家。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及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国家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副主编
汪秀华,女,1936年生,广东省兴宁县人。现任广州邮电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1960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分配到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内科教研室工作,随后在医院附院内科病房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医疗和教学。 历年来,热衷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任真难过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新疆分会常委等职务。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