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医专家 > 正文

王键(博士生导师)

王键(博士生导师)

王键教授,出身新安王氏医学世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新安医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实验室主任、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安徽省高校新安医学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5年被评为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并获银奖,1996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首批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确定为省首批跨世纪学科与技术带头人,1999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被遴选为安徽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任《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药学刊》、《中医文献杂志》等刊物编委。

传承中创新

在徽学文化影响下,在家族世代行医的耳濡目染中,王键教授在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近30余年的工作中,对新安医学的传承与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新安医学精华丛书》的前言中,他从形成到发展、从突出成就到当代价值等多方面向世人展示了新安医学,并总结了新安医学的六大特色,即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中医科学与徽学文化的有机统一与结合。站在继往开来的高度,道出了新安医学所蕴藏的宝贵之处――在传承中的不断创新。

多年来他致力于新安医学理论的系统整理、新安医家治则治法作用机理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有效方药的临床应用研究,对新安医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进行凝练,同时进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辨治规律及其新安医学有效方药的筛选与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新安医家化湿法运用的研究工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创建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客观化、定量化评价标准,同时带领团队对新安医家诸多治疗中风的经典治法方药进行了筛选,并开展了机制探讨,如从基因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细胞的方法探索益气活血、补肾生髓与化痰通腑法各自的作用机理并对疗效进行比较。现已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初步阐明了脑缺血中神经细胞凋亡多元调节、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规律及有效方药的干预机制,为提高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研究成果先后多次在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进行报告,相对应的益气活血治法的代表方剂脑络欣通也已作为新药开始临床验证,受到学术界较高评价。此外,结合临床实际,在对新安医家应用化湿法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同时,着重于健脾化湿法的实验研究,建立脾虚湿困型大鼠模型,试图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健脾化湿法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更好地应用这一特色治法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中发展

中医药作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其系统性、复杂性等关键问题的突破,将会为医学科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研究有代表性的中医学术流派,对继承中医学术经验、挖掘原创思维、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基于此,王键教授在制定“十二五”期间科研方向与规划时特别强调,将在继承的基础上,围绕新安医学文献、特色理论、道地药材、名方验方与诊疗方案等方面,运用现代方法与技术,结合临床研究,总结经验,阐明内涵,提高临床疗效与学术水平,推动新安医学乃至中医学整体发展与进步。

他将带领科研团队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建立新安医学特色信息化平台。二、揭示新安医学特色理论渊源与发展,诠释其现代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重点对中风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及益气活血法作用机制、“脾虚湿盛”病机理论及健脾化湿通络法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阐述其科学内涵。三、梳理新安医学临床防治疑难疾病特色诊疗与预防方案、遣方用药特点与规律,建立具有新安医学特色诊疗与预防方案,使之得以广泛推广应用;重点确立中风病的中医诊疗规范及疗效评价方法,将脑络欣通形成院内制剂并作为中药新药推广应用。四、研究新安医家名方验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究有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方法、创新给药方式,开发出中药新制剂、新剂型和中药新药等产品,以促进中药的广泛应用。

以新安医学为研究中心,围绕以上研究内容,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力争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取得各类科技成果,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的重点发展需求,支撑学校建设与发展,推动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丰富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创新中不断促进新安医学的发展。

同时,积极将中医药及新安医学的先进成果展现给世人。近年来,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40余次,多次作为大会特邀主持人或专题报告人参加;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两次;2007年受邀赴美国、加拿大进行学术访问,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作学术报告,应香港浸会大学之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2008年应邀出访台湾;2010年应邀出访欧洲各国和澳门,并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付出艰辛与努力的同时,为中国中医学与国际医学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中相长

安徽中医学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作为院长,王键教授带领全校师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校训理念和“南新安、北华佗”的医学传统,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走在“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谐融校”的路上。

作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中医学 、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带头人,安徽省首批博士后岗位学科、博士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申报学科中医学学科带头人,王键教授在组织协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领衔成立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省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细胞分子生物学(脑病)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及新安医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校与学科发展建立良好科研平台。由他领衔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团队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他建议下开办新安医学特色班,专业培养新安医学人才。同时基于原有研究基础,整合资源与人才优势创建新安医学研究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集聚了一支学科、专业、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名,安徽省教育厅、卫生厅学术与技术带头、拔尖人才10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团队开展系列的科学研究,集体攻关,集成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基础理论,拓展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与手段,支撑了学校的新安医学办学特色,带动了中医药学科发展,提高了学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此外,王键教授主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英文版系列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选读》;主编《新安医学精华丛书》、《新安医家名著丛书》等学术著作和教材共16部,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何加强文献研究与临床运用的结合、加强基础实验与名医名方开发的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安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作为中医学一个典型代表和缩影,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中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流派,新安医学流淌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流”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王键教授和他率领的新安医学创新团队一定能够努力继承新安医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光荣传统,积极从新安医学中去挖掘和探索解除人类病痛的良策良方,创新和发展新安医学,开创一番无愧于祖先的事业,以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相关推荐

王之虹(博士生导师)

王之虹(博士生导师)

王之虹,男,1954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吉林市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终身教授刘柏龄中医手法传承人,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人,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带

谢竹藩(博士生导师)

谢竹藩(博士生导师)

谢竹藩,浙江宁波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理事;11次担任WHO传统医学顾问,曾任美国国立卫生院顾问、加州大学东西医学中心高级顾问。 在内科肾脏病的实验研究,中医内科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寒热辨证的本质、中西医学的哲学思想、方法论及

段富津(博士生导师)

段富津(博士生导师)

他连任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获评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他善用经方治愈疑难杂症,医德高尚,提出“正气运药”,首创“药力判定公式”,带动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段富津,男,1930年12月生,吉林怀德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1987年

王洪图(博士生导师)

王洪图,男,(1937―),河北省蓟县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内经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主任、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委会委员兼《内经选读》主编。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兼理论学会副主任。

王拥军(博士生导师)

王拥军(博士生导师)

王拥军 王拥军,男。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提出并证明了"调和气血"、"恢复脊柱平衡"的预防与治疗学思想,为各种非手术疗法防治脊柱与骨退行性病变以及围手术期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证明益气化瘀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