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庸,男,(1940―)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顾问、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及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曾担任《河北中医》副主编、《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河北中医药学报》、《疑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从医40余年,主要致力于中医内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研究,治学严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不荣则痛”的论点,为中医痛证病理研究另辟蹊径。有丰富的内科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血尿以及肾盂肾炎、药物性肾损害等疾病。从中医病机角度并结合现代肾脏病理学研究,认为其形成是由病邪深入肾络,导致肾络瘀阻不通而致,在补肾健脾、化湿解毒利水等基本冶法的基础上重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络法,研制了基本方“肾毒清”(黄芪、焦术、茯苓、猪苓、水牛角丝、土茯苓、当归、大黄、鬼箭羽等),以虫类药为主“肾络通”(黄芪、丹参、川芎、蝉蜕、炮山甲、乌梢蛇、地龙、全蝎等),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激素、细胞毒药物与中药配合应用,一则加强疗效,减少复发;二则消除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主要著作有《内科临证指南》、《中医临床学》《肾病辨治》,编写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等14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及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多项。继承人檀金川、段慧杰,均在河北省中医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