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医专家 > 正文

张怀安(副主任医师)

张怀安,男,生于1917年8月21日,汉族,湖南省望城县人。现住湖南长沙市,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全国中医眼科分会名誉委员,中国科协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少年从师名医文日新先生,习医4年,深得秘授。l933年与胞兄张利人合组安乐医社,悬壶于乡。1951年获得中央卫生部中医师合格证书。1979年以名老中医选调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眼科工作。擅长于眼科临床,诊治患者遍及海内外。1987年以张怀安为首的医院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小组,诊治日本国牟佃口裕之先生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经过5个月治疗,视力由0.1和0.3,提高到0.6和0.8,视野由5度扩大到55度。被国内外称之为“奇迹之光”。日本《读卖新闻》、香港《明报》、《健康报》等国外多家新闻单位作了专题报道。尔后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外病友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发表的论文有:“暴盲从肝论治”、“近视眼中医治疗六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治疗的体会”、“论圆翳内障的成因与治疗”等20多篇。治疗眼底病经验已输入电子计算机并运用于临床。其医德高尚。1988年获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其优秀事迹载《长沙晚报》、《健康报报》、《新湘评论》、《湖南劳动》、《湖南日报》等先后予以报道。

张氏业医已60年,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诊治眼科疾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四诊合参、尤重望诊:眼病的诊治,必须根据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病位属何经何脏?其病情发展及病理机制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辨证论治。眼睛为五脏六腑的精气所注。因此,眼睛局部的病变,也可反应内脏及经络的虚实寒热,不论外眼病,还是内眼病,绝大多数可能通过肉眼,或借助医疗器械进行观察,使之对疾病的具体部位、形状、大小有直观了解,故望诊在治眼科疾病时,有它的特殊重要意义。眼病兼有全身症状的,可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辨证论治。但有些内眼疾病,仅有局部症状和体征,全身无症可辨,这时局部望诊则尤为重要。如黄斑水肿多为肝郁脾湿,宜解郁渗湿。视神经乳头水肿早期伴充血多属湿热,宜清热利湿,水肿日久弥漫散塌多为虚寒,宜温补脾肾;新鲜渗出多为软性,边界模糊,多属痰温郁积,宜疏肝解郁;陈旧渗出多为硬性,边界清晰,多属肝肾阴虚,宜滋补肝肾,佐以软坚;眼底出血时间短,色鲜红与水肿渗出同时存在,多为热入脉道迫血妄行,宜凉肝泻火;出血时间长,色紫红.多为肝郁气滞脉络受阻,宜疏肝解郁。故眼科望诊不容忽视。

2、外障眼病、祛风为先:外障发生于胞睑、两眦、白睹、黑睛等部位,其致病因虽多,但主要的是六淫邪毒外侵。“头为诸阳之会”、“巅高之上,惟风可到”,眼在五官之中居位最高。风为阳邪,为百病之长,兼挟它邪,侵袭经络,上犯巅顶,损于清窍,最易犯于眼,表现眼部红赤、肿胀、流泪、眵多胶粘,或出现星点、云翳、赤膜、白膜、胬肉等。自觉眼睛灼痛、羞明、涩痒不适,若治疗不及时或误治,则可损害视力,甚或导致失明,贻患终身。治疗外障眼疾,认为祛风药的使用极为重要。如治疗聚星障时,常采用祛风清热、祛风散寒、祛风燥湿、祛风益气、祛风养血、祛风滋阴、祛风退翳等法治疗。根据所挟邪毒不同,体质强弱各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常以荆芥、防风配银花、连翘祛风清热;荆芥、防风配羌活、麻黄祛风散寒;荆芥、防风配白芷、苍术祛风燥湿;荆芥、防风配黄芪、党参祛风益气;荆芥、防风配水贼、蝉退祛风退翳。在治外障时,祛风药应用甚广,关健是临证时应仔细辨证,灵活运用。祛风药中最喜用荆芥、防风。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入肺肝二经,驱散风邪。防风味甘微温,入膀胱肝肺脾胃诸经,以祛风除湿,二味均质轻散,温而不燥,兼配它药,直捣病所,实为祛风之要药。

3、内眼疾患、治肝为要:眼能视万物、辨五色,有赖于五脏六腑的精气上行灌输。而五脏六腑之中,肝与眼关系最为密切。《内经》云:“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根据《内经》的理论,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内眼疾患从肝论治有其特殊意义。如视网膜脱离、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并出血、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栓塞等,及不同疾病所致的暴盲,以从肝论治。采用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滋养肝肾、舒肝祛瘀等法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4、重视整体、病证结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治特色。对部分患者的全身症状不明显,仅现局部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应病证结合,并将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作为辨证辨病用药的参考。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采用养阴清热、益气生津;凉血止血,养阴生津;补肾壮水,润燥生津等法治疗。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常有特殊的眼底改变,如眼底新鲜出血,血色鲜红,呈火焰状位于浅层者,多属胃火上燔,宜养阴益气汤重用石膏、知母,选加白茅根、藕节、槐花炭等凉血止血;血色紫红呈团状、片状位于深层者,多属瘀热在里,以养阴益气汤加黄连、黄芩、黄柏;陈旧性出血,血色暗红或玻璃体出血,久不吸收,宜凉血止血祛瘀生新,犀角地黄汤加三七、蒲黄、丹参;视网膜水肿、渗出明显,选加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硬性渗出,选加昆布、海藻、贝母、石决明、牡蛎等。

5、内服外治、标本同兼:在治疗眼病时,常采用内服外治,标本同施。自制有万灵丹,治疗黑晴宿翳;决明香眼药水;治疗圆翳内障,目安宁眼药水,治疗聚星障、花翳白斑,凝脂翳等外眼病。对胞睑红肿、羞明疼痛、眵泪较多的外障眼病,常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药熏眼法、洗眼法、以求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

相关推荐

朱文超(副主任医师)

朱文超,男,中共党员;生于1930年1月26日,河南省沁阳市人,汉族。中西医结合儿科副主任医师,195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医学院,1978年参加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两年,曾任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负责人,重庆市江北中医医院医务科主任、医疗秘书、业务副院长、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儿科学会委员、重庆市《农村医

朱永先(副主任医师)

朱永先,男,1938年8月12日生,汉族。任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始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内科,1968年调至安徽省立医院从事中医外科至今。 临床通过自身作了试验,创造了70膏,用于烧伤、烫伤,放射性损伤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药敏试验,在稀释512倍的

陈道同(副主任医师)

陈道同,男,1933年12月29日生,汉族,河南省内乡县赤眉乡朱陈村,现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不耻下问,视患者如亲人,如1964年春扶困救危治愈疑难病一一“轴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受到河南日报社的登报表扬。数10年来无论在临床

张有生(副主任医师)

张有生,男,1929年5月24日出生,辽宁省瓦房店人,汉族,住辽宁中医学院家属宿舍。副主任医师兼副教授。1950年毕业于辽宁医专,曾任辽宁省医院、辽宁省康复医院内任外科医师。1956年调辽宁中医学院附院任外科医师。并在业余西学中班系统学习中医三年,1958年在辽宁省痔瘘学习班学习三个月。回院组建痔

杜文琴(副主任医师)

杜文琴,女,生于1938年3月28日。196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本科。现任青海省中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 主要学术特长: (1)强调外感病崇仲景,内伤杂病崇东垣。认真钻研《伤寒论》,撷取辨证论治精髓,临床实践中重视审证求因,证脉合参,治病必求其本,尤其是善于应用《伤寒论》理论与方药,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