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男,1940年8月23日生。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吉林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副主任,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于1965年毕业后在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工作,1970年走“六二六”道路在三线军工厂工作,1980年以来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对脾、肾疾病的治疗积累一定的心得体会,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张启明,男,1940年8月23日生。1965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吉林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副主任,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于1965年毕业后在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工作,1970年走“六二六”道路在三线军工厂工作,1980年以来吉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对脾、肾疾病的治疗积累一定的心得体会,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候升魁,男,52岁,1958年中医学徒,又先后毕业于沈阳医学学院及辽宁中医学院,现任沈阳市中医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国针灸讲师团副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器材研究会委员。 具有中西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针灸学术造诣较深,在科研上致力于将中医针灸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治疗一些疑难病症。创立
石守礼,男,1935年7月4日生,汉族。河北省临城县人。住石家庄市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家属宿舍。现任河北中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附属医院五官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委员,河北省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河北中医》杂志编委。石家庄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8月考入邢台眼科
沈士荫,男,1934年11月14日生,1965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江苏省邳县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工作,主要治疗内科杂病,对脾胃病治疗尤为擅长。自己创制的胃舒安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0多例,效果显著,目前已由本院制成片剂,患者服后反映良好。在用药上,对
张贻锟,男,现年58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庆丰村人。现任广州市海珠区石溪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院长。数代执业中医,专业正骨跌打及疮科杂症。1952年于“广州市第二医士学校”首届毕业从事西医工作4年。1956年入“广州中医学院”读书,1962年成为该院医疗系本科首届毕业生,分配在“广东省中医院
余光同,1936年4月生,男,福建古田县人,1955年和1965年先后毕业于南平卫校及福建中医学院。现任宁化县中医院副院长、中医副主任医师。是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三明分会理事,三明市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理事,宁化医学会理事。是政协三明市三及四届委员,非党人士。 因受家业影响,16岁开始学医,临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