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坤山,男,1939年3月生,江西省崇仁县人,汉族,现任南京军区175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分配解放军175医院工作。1974年脱产西学中一年,1975年任本院西中班教员。1979年任该院心肾科主治医师。1986年担任该院中医科主任,南京军区中医学会理事。’先后刊登省级以上学术论文7篇(含中医1篇),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对心肾、结缔组织、神经内科及男性不育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有较深研究。热心为部队服务,献身国防事业,多次获嘉奖奖励,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全坤山,男,1939年3月生,江西省崇仁县人,汉族,现任南京军区175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分配解放军175医院工作。1974年脱产西学中一年,1975年任本院西中班教员。1979年任该院心肾科主治医师。1986年担任该院中医科主任,南京军区中医学会理事。’先后刊登省级以上学术论文7篇(含中医1篇),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对心肾、结缔组织、神经内科及男性不育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有较深研究。热心为部队服务,献身国防事业,多次获嘉奖奖励,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刘乾和,男,字子平,1940年12月9日出生,汉族,山东惠民人。现任临邑县中医院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兼任山东中医多学科研究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德州分会常务理事、临邑县中医学会理事长。 1967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临邑县人民医院夏口分院任内科医师。1974年在山东医科
朱鸿铭,男,1936年9月29日生,毕业于山东省州医士学校,随祖父朱荫楸老中医学医五年。曲阜市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杂志、济宁医刊编委。主编出版了《乡村医生中医临床顾问》,参编了《幼科条辨》、《山东中医志》、《中医年鉴》、《中医精华浅说》、《黄河医话>等书。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篇。
万惠黎,女,1939年11月23日生。泸州医学院毕业。现任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妇科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中医妇科学会委员。 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医教研工作。近30年临床生涯,深受张景岳、傅山、张山雷等医家学术思想启迪,刻苦求索,临证经验丰富。尤对崩漏、不孕症,计划生育术后副反应
张健民,男,生于1929年10月。四川省万县人。现在万县市中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四川省老年学会理事,万州老年大学,万市老年大学中医保健课教师。自1946―1948年从医以来,即悬壶故里。1950年后调至县、地卫生行政部门,曾任中医科长、中医学会秘书长等职务,参加地方中医药机构建设与学术研究工作。
田明德,男,1935年11月生,河南唐河人,现任河南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新乡医学院副教授。1954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儿科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擅长小儿腹泻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儿科危重病抢救,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36年来进行临床科研,撰写论文60余篇,发表在10多种医学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