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宝玉,男,于1927年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县长营子村,九岁始随师练习蒙古文,藏文和汉文,并系统学习了蒙医“四部医典”和“兰塔部”等医药经典著作。经过九年的刻苦学习,于1945年转入佛寺曼巴医校。
1949年毕业后,到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蒙医诊疗所工作,在1950年,又参加该地区举办的卫生进修班学习西医,1958年,到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卫生厅进修班,继续深造。结业后,在乌兰浩特成立了“中蒙医学校”,培养中蒙医药人才。并担任了四年教师职务。其间,总结多年的经验,根据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编写了适合中等医药学校使用的《蒙医学基础理论》,《蒙医内科学》、《蒙医妇科学》,《蒙医儿科学》等教材。在蒙医基础理论里,继承和发扬了“阴阳五行学说”,较系统地论述了“赫依(气)”、“协日(疸)”、“巴达干(痰)”在体内的存在。运行和功能”。在呼盟中蒙医学校任教四年后,调到内蒙古医学院任教。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他重新编写了《蒙医妇科学》。后又调至科右前旗医院蒙医科任主任,由于有较深的医术和好的医德医风,解除了许多当地流行的疾病,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赞扬和信任。1968年始,又调到乌兰浩特市蒙医院门诊任主任。1970年,下到科右前旗额尔格图苏木卫生院行医。1971年,受聘乌兰浩特市蒙药厂为技术指导员。1974年,白宝玉被调到白城地区卫校任教员,编写了《蒙医病理学》。1980年调到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蒙医研究室任主任。临床结合高寒地区特点进行研究,尤其对“风湿性心脏病”有特殊的治方经验和效果。能用蒙医蒙药控制早期“风心病”的发展。1964年,对“食道癌”进行了临床观察,可缓解病情,延长病人的寿命。1965年对“肝硬化”进行了研究,能使病人腹水消失,各项症状减轻,获得了显著的效果。还善长于治疗妇女白带多,月经不调,腰腿疼痛及不孕症,小儿麻痹症等疾病。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简述蒙医基础理论”,“论蒙医诊断”等文章。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蒙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探讨”一文,用蒙医理论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在防治高血压病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观点,引起了蒙医学界的关注。独立完成了《蒙医生理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白宝玉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平易近人,服务态度好,1952年至1956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乌兰浩特市选进工作者,1961年还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文教卫生群英会”,1978年,被选为科右前旗人民代表。
白宝玉参加过《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临床部分的编写、审稿,定稿等工作。1984年,参加了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科研成果鉴定委员会。曾任过内蒙古卫生厅《蒙医研究班》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是内蒙古政协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现任内蒙古蒙医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