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继,男,1933年10月出身于福建省南安县罗东乡湖内村。现住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医师、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所长。1955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后,从事内科医疗工作,1958年选人卫生部福建省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三年,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为以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十分热爱中西医结合专业为了表达献身于祖国医学研究的决心,他以中药“远志”、“云苓”分别作为子女的名字。
1964年福州市第一医院设立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他被选调到这个科室主持工作。当时迫于科室只有18张床位,2名医师,一个简陋的动物实验室,其主要任务是从事肿瘤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并通过动物实验筛选抗癌中草药。当他来到肿瘤科时,有人为他可惜,说他内科医师当的好好的,何心去搞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最后又去搞草药,岂不成了草药医,真是越来越走下坡路。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草药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组成部分,有许多精华值得发掘和提高,在抗癌的征途中可能会闯出一条理想的途径来。于是他刻苦钻研,在一年的时间里学习了很多扎实的知识,开始他对癌症的治疗十分陌生,只有向书本请教,在给病人应用抗癌药化疗时,照搬书本知,当病人出现副反应,他认为书本已写的很清楚,是一种必然现象,因此,片面追救疗程和剂量,没想到不少病人通过化疗之后,由于严重副反应而一蹶不振,甚至很快死亡,相反地,有些同一类型的癌症病人没有机会化疗,却仍然较好地带瘤生存着。面对现实,激起了他的深思。在临床实践中,他发现患实体瘤的病人(包括食管、胃、肠、肺、乳腺、鼻咽等器官的癌症)化疗有效率不会超过25%,况且,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大都有毒性,如果不根据病情,不按患者体质,千篇一律地采用化疗的强攻,必然会削弱病人全身的抵抗力,反而招来严重的后果。他从中医的观点,认为化疗、放疗,除了严格选择适应症,根据病情控制剂量外,同时配合中医的健脾补肾等扶正培本办法进行调理,不但能防止或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同时还能起到增敏、增效的作用。对一些晚期病例,不宜放疗者,采用中医扶正培本,辨证施治,也能减轻痛苦,延长寿命。
潘明继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和理论,得到卫生部的表扬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卫生厅的嘉奖。1971年9月他在全国食管癌会议上首先提出。“扶正培本治疗癌症”的理论,得到与会代表的赞同。以后成立全国扶正培本肿瘤防治协作组,他被选为组长。1982年、1984年、1989年全国肿瘤扶正培本防治研究召开了三届学术研讨会,其中一、三届均由潘明继主持在福州召开。如今扶正培本治疗癌症已取的了很大进展,并成为中医治疗癌肿的大法之一;也是当今国际研究中医免疫瞩目的课题。
经他多年实践,摸索和筛选,择优组成定方剂“理胃化结汤”辨证加减,配合手术与化疗,治疖320例中晚期胃癌,其中76例根治术者,3年生存率60.5%,5年生存率47.36%,10年生存率18.42%。他设计组成的“扶正生津汤”配合放射治疗150例鼻咽癌,5年生存率为58%,10年生存率为30.8%,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胃癌和鼻咽癌比国内外同时期报导的纯西医治疗的疗效明显提高。他的论文“扶正生津汤配合放射治疗150例鼻咽癌的远期疗效观察”由国家推荐,经国际学术委员会专家评选,得到录用。并于1986年8月应邀赴荷兰参加第二届国际耳鼻喉免疫生物学会议,他的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和好评,英国皇家医学会特推选他为会员。
他在运用综合治疗基础,努力发掘民间验方,一方面对临床上行之有效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探索其疗病原理;另一方面把动物实验发现有苗头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基础与临床有机地结合,相辅相成,从而发现一些临床及动物实验中重复性较高的药物。1968年,他在实验中发现植物药“三尖杉”有抗癌活性,通过提取并应用于临床,证明有抗癌作用。以后组织全省全国攻关大协作,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使三尖杉的抗癌研究取得圆满成功。三尖杉酯碱已成为当今国际医界治疗“急单”、“急淋”白血病的最佳药物,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多年来,他同全科同志一起,与省内外医疗科研单位协作共同完成10多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他领导的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被卫生部列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十大基地之一。1988年10月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新成立,成为我国首家公立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
潘明继在医疗科研的基础上努力著书立说,他编著的《怎样自我发现癌症> -书,1982年出版后又重印四次,获全国二届优秀科普图书奖。《癌的扶正培本治疗》-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扶正培本治疗癌症的专著。上述两本专著已被国际图书发行公司翻译成英文向国际发行。他又编著了《爱滋病的中医防治》一书,是国际第一部中医防治爱滋病的专著。该出于1989年1月由香港龙源出版公司出版。他还参加集体编著《中西医结合研究丛书肿瘤分册》、《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老年健康与保健》等书籍。他撰写了40多篇医学论文发表于国内外期刊,得到较高的评价,其中“扶正培本治疗肿瘤”一文于1983年在北京国际免疫会上交流;“羧甲基茯苓多糖抗肿瘤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一文于1987年在北京国际中医肿瘤研讨会上作大会交流;“中西医结合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十大优势”一文于1987年在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交流,10个论点全部被载人会议记要。在报刊发表70多篇医学科普文章,把癌症防治知识介绍给群众。
1989年6~7月间,潘明继应邀赴新加坡讲学.受到当地医务界、新闻界、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新加坡联合晚报、新加坡新闻、马来西亚的“南洋商报”均将其学术观点作了较大篇幅的报道。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特授予新加坡共和国高级奖品――鱼尾狮奖盘。
潘明继是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福建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高级职称评委、福建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福建医学杂志》、《福建中医药杂志》、《福州中医》等三家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癌症杂志》特约编辑、福州市政协常委、1987年被评为福建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编入《当代福建科技人》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