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医专家 > 正文

魏书均(老中医)

魏书均,1926年10月生于湖南省衡阳县,1952年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中医之前任昆明医学院生理学讲师兼院长办公室秘书。1957年开始从吴佩衡先牛学习中医。1958至1961年选送参加成都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实习期间,得到李克光先生的指导。结业返昆明后又跟随聂焕然先生应诊。博采众家之长,融汇贯通。不仅对内、妇、儿科的常见多发病临床冶效显者,而且对一些经西医久治疗效不明的疑难杂症,也擅于辨证施治,每获良效。60年代初在成都学习中医时,即开始注意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与方法检查诊断疾病,根据中医特色辨证论治。“中医中药治疗葡萄膜炎20例的初步报告”是一阶段的代表作。由于品学兼优,1962年曾荣获卫生部西医学习中医二等奖。

1970年下放到巍山县,他被派到挖药组劳动,白天与同志们在深山中挖药,利用夜间休息时间给山村农民义务治病。或用中药、西药、或用针灸疗法。

1981―1982年奉卫生部派遣率专家组去美国洛杉矶市美洲中国医科大学担任中医针灸学客座教授。在旧金山总领事馆的直接领导与亲切关怀下,魏书均与专家组的几位教授,以其丰富的理论知识,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该校行政负责人、他们的学生与病人、美国朋友、旅美华裔、以及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柬埔寨旅居美国的许多朋友的赞扬。他们除进行教学活动外,还治好了许多经西医治疗疗效不明显的疾病。有些美国朋友在他回国之后,还写信来询问某些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问题。

魏书均从事教学工作近40年,在中医针灸学或生理学的教学中,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他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表达生动。改进教学方法,使复杂问题简明易懂引人人胜。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最肯花时间与精力,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将他们教懂,指导他们学会,他认为这是帮助少数民族提高科学文化医药卫生水平的具体措施,作为教师应该尽力去做。参加编写<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教程》。该教材1984年初版后,为一些医科院校与医疗预防单位所采用,反映良好,并于1988年再版。曾荣获198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现实问题优秀理论文章(着作)三等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积极创造条件用现代医学科学与生理学方法研究中草药提取物与针剌对呼吸中枢的影响。所写论文发表在有关杂志,并参加一些全国性学术交流会,结识了同道、开拓了思路。

1987年他从昆明医学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回到生理教研室工作,即组织一批同事,在前人对腹腔脏器病变耳穴染色成功的基础上,致力于胸膜炎病理模型的制作探索耳穴染色的机制。经过课题组几年努力,揭示出耳廓在脏腑病变时之所以出现低电阻点与染色区,是因为该区域有某些金属离子富集之故。《微观结构方面阐述了耳穴染色的机制,曾荣获云南省教育厅1989年科研成果二等奖。近来他们又发现正常家兔其脏腑组织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具有对称性平衡分布的规律,而复制急性胸膜炎病变的家兔则此种对称性平衡分布规律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很可能这是中医阴阳学说在机体微观结构这一个侧面的反映。该设想已于1989年11月在西南四省区针炙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与同道们商榷。

近几年来魏书均还和同事们在气功师的配合下致力于气功内气与外气作用的研究。气功与中医有密切的关系,钱学森教授认为中医与气功都是人体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气功热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从事气功锻炼与用气功防治疾病的人很多,但对气功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的人不多。他与同事们观察到有的气功师发放外气确能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在证实了外气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他的研究生又以猫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与家兔弓状核诱发电位为指标,观察到外气可使痛诱发电位的波幅降低,确有一定程度的镇痛效应。由此进而部分地模拟调息,通过改变实验动物的呼吸节律与频率探索内气的镇痛效应,结果也出现可喜的苗头、气功不只影响呼吸与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与器官血流量也有影响。他们曾与昆医核医学室协作适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过外气能使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脑、肝等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其中心脏血流量的增加实验前后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魏书均在80年代曾先后两次访问美国。第一次历时半年,在洛杉矶市美洲中国医科大学一边讲授中医针灸学,一边带领学生实习。由于他们学识渊博,技术精湛、声誉日隆。一些友好人士曾通过多种渠道,再三挽留,他们都婉言辞谢了。他们在外事活动中不卑不亢,维护祖国的利益与尊严,从不谋求私利。这些高尚的品德,旧金山总领事馆曾给予充分的肯定。

第二次在1989年10月访美,应邀参加国际生物能医学讨论会,并作为大会主要发言人之一。关于辨证论治的两次学术报告,受到各国朋友与香港台湾同道的普遍欢迎。会议期间,许多朋友与他探讨中医学术问题,会后来信请寄论文全文与近期著作。开会时还临时担任即席翻译,受到会议主持人与报告人的衷心感谢。

魏书均1948年初参加中国共产党,是长沙湘雅医学院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从1953年被派到昆明工作直到1987年他总兼任部分行政或业务管理工作。在昆明医学院独立建校时,他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同志团结一致,承担过许多复杂的具体工作,经受了锻炼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在57岁之时还被遴选担任昆明医学院的副院长。为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改善师生职工的生活环境,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学术工作:1986年至今:昆明医学院中医学与生理学教授。1981年~1985年,昆明医学院中医学与生理学副教授。其中1981~1982年,美国洛杉矶市美洲中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行政职务:曾任昆明医学院副院长、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副主任、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昆明医学院院长办公室秘书、昆明医学院筹备委员会秘书、云南大学医学院秘书。参加学术社团:云南人体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荣誉与获奖:1989年云南教育厅授予二等奖;198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奖;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二等奖。

论著:右旋盐酸异可利定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器官血流量的影响(《云南中医杂志》1990; 11 (1):33);测定总铬含量观察异紫堇定对失血性体克家兔器官血流量的影响(《云南中医杂志》1989; 10(6):34);孤束核区微量注射谷氨酸钠和甘氨酸对弓状核诱发电位的影响((第十八届中国生理学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生理通讯》1989增刊、39);气功外气对兔弓状核诱发电位的影响(《云南中医杂志》1989; 10 (4):33);气功外气对猫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云南中医杂志》1989; 10(2):37);气功外气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气功与科学》1989;(1):16);耳体联系的实验研究.(《云南中医杂导> 1989; 10 (1):40);测定一些化学元素的变化探讨耳穴染色的机制(《云南中医杂志》1988;9(5):27);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道德(<社会主义医学论理学教程》,第二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211~226);医学科学研究中的道德(《社会主义医学伦理学教程》,第一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234~249);针刺手太阴肺经对象兔延髓疑核区呼吸单位放电的影响(《云南中医杂志》1984;5(5):32);中医中药治疗葡萄膜炎20例的初步报告(《昆明医学院学报》1982增刊1)。

相关推荐

何炎(老中医)

何炎觯男,1922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现任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少年从宿儒学习古文,参入高中后丧父,乃发愤自学中医。早年为开业中医,解放后,组织东莞第一间新生中医联合诊所,任所长。

王其飞(老中医)

王其飞,字鹏翔,1929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大堡村之名医世家o汉族,现住石家市水源街迎春巷1号。幼龄即承家教而习医药,年方弱冠即应诊济世。曾先后拜名医陈雅斋、陈秉乾、刘国昌、张崇一为师、立志勤奋学习其临床宝贵经验。50年代又赴京深造,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曾任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

危北海(老中医)

危北海 ,男,(1931―),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 1958年参加首批西学中学习班1960年结业。同年分配到北京市中医医院内科工作,先后担任肝病研究组组长,综合研究组组长、科副主任。1976年至今担任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38年来主要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和中医治疗

李旭蕃(老中医)

李旭蕃,别号医杨,男,1939年1月5日生,汉族,祖籍广东省惠州,幼承家学,及长攻读于广西中医专科学校,由于品学兼优,遂留校任教。后曾到广州、南京中医学院进修学习中基、内经等经典理论。为内经、中基副教授。现任广西中医学院基础部《内经》、《中基》教研室主任,中医脏象学说发展史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

江世英(老中医)

江世英,男,1920年生,广东省蕉岭县人,自少有志随父学医,25岁悬壶乡梓,对《医宗必读》、《医方集解》、《本草纲目》反复研究,触类旁通,知常达变,临床教学40多回春秋,“杏林多佳话,桃李竞芳菲”。 他擅长内科杂病,精医风湿病、脾肾疾病、气管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等奇难杂病,先后发表论著临床报道2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