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庆,男1931年2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满族。现任河南中医许愿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内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学会河南分会内科学委会委员兼消化系学术委员会委员。1949年4月投考入中共中原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卫生部所创办的中原大学医学院(后于1950年改建为河南医院)。1953年本科5年学习期满毕业,先后在河南省结核病医院,河南医学科学分院工作。1970年调至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从事中医结合临床工作。1973年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内科消化系,主要学习掌握纤维内窥镜检测技术。1974年返回河南省筹建河南省第一所纤维内窥镜室。1974年~1976年初脱产,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理论。多年来以中西医临床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为诊断依据,结合中医四诊八钢从而进行辩证施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从中总结发表了论文多篇,其中与中西医集合的有关论著为:“试论舌诊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疗意义”、“上到消化道癌发病内在机制的初步探讨――附1352例纤维内窥镜病例分析”等认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舌为脾(胃)之外候”是有其客观科学依据的,中医传统认为:舌之脉络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诸多脏腑相联系,特别是与中焦脾胃相联系,而舌苔的津液与敷布,更是直接承受于胃气的熏蒸,舌质与舌苔的诸般改变,直接反应出脾胃功能的旺盛、消长与衰败。因之,在脏腑疾患特别是脾胃疾患的辩证方面,舌诊无疑是四诊合参之首。论文列举1352例内窥镜检之上消化道一般患者与癌肿患者的舌诊与病理作为对照,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1988年・底参加北京东直门医院董建华教授主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虚痞)癌前中药治疗观察”的科研项目,他为协作负责人,负责部分病例的疗效观察与总结。
在学术上他认为:传统的中医中药与辨证施治,不但有丰富的宝贵经验与内涵,并在各种疑难杂症治疗中与现代医学相比,有其独到之处, 如在属实证的持续高烧中医“下法”的运用;胃脘痛与虚痞虚寒型的黄芪建中汤合理中丸加减的治疗,无不其有独特的疗效、他认为今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中医中药的理论加以论证和分析,使其特色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在当今世界各医学流派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中发展,这是中医中药总结、整理、发扬、提高的最好方式,也是赶超世界先进医药水平的战略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