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中医专家 > 正文

张廷模(中医世家)

张廷模(中医世家)

他少年成医,临床经验丰富,尤以中药学造诣深厚,对药性、功效、配伍均有创见,经验鉴别与炮制制剂实践经验丰富。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主编国家级教材9部。

张廷模,男,1944年6月生,四川安岳人,中国致公党党员,研究生学历,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先后担任成都市政府参事、政协委员,四川省人大代表、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出生中医世家,自幼随父母系统研习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少年成医,在当地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63年至1978年在四川泸定皮肤病防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现虽已离开该院30多年,在民众中仍有很高声望。

1978年以优异成绩成为著名中医药专家凌一揆的首届研究生,因其各科考分均列前茅,当时《四川日报》将此事在头版予以报道,引起极大反响。从此医药兼修,传统和现代并重,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至今临床和教学已有50年积累,知识面广,尤以中药学造诣深厚。医德高尚,深受患者信任;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用药独到,如治愈多名危重、疑难的剥夺性皮炎,顽固性荨麻疹、湿疹,“不明原因”高热等患者。

在中药学领域,对药性、功效、配伍均有创见,经验鉴别与炮制制剂实践经验丰富。重视中药产品研发,被省内外多家中药企业聘为技术顾问,申报专利37项(最近又申请优先权6项);积极推动中药新兴产业,向主管部门提交“发展特殊饮片”专项建议书,很快受到行业重视;科研能力强,研究领域广,目前仍主持或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自然基金及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卓有成效,在所从事的学科内产生了明显的带头、引领和辐射作用。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成果丰硕;教学认真,知识面广,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好;在学校教学考核评价中,历来得分最高,2009年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校师德标兵、2007年评为四川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作为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特别重视结合中医临床和中药产业发展培养多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人才。

主编国家级教材9部,内容和体例不断完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教材和课程建设做出显著贡献。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中药学词典》、《中药功效学》、《当代中医内科学》等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的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

200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主讲人,为20余所院校教师全程讲授《中药学》,录制的全程教学光盘,广为流传,被视为《中药学》教学经典。经常应邀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班等全国性学习班、兄弟院校、医院、医药学会、台湾地区及国外讲学,无私传授经验和技术,使其学术思想得以继承与发扬。

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顾问,每年年会均就学科热点问题做主题发言,在学会内享有很高声誉。被聘为中医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执业中医师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工作专家,参与考试大纲编写和试题库建设,出色完成了任务,为中医药行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任科技部项目、自然基金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客观公正,认真负责。积极参政议政,提交了包括中医药发展方面的数十件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调研报告,大多被采纳。如通过人大提交的“修改艾滋病防治条例”议案,促成原卫生部对该法规修改,包括允许艾滋病患者结婚的几条建议,都被采纳;受到多家媒体采访和报道;还被广东电台邀请参加专访节目。多次被四川省委统战部等部门评为先进。

相关推荐

李嘉荣(中医世家)

李嘉荣,出生于1938年12月26日,广东罗定县人。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少年喜爱医学,师承祖父李明波(在广州行医时易名李伯)。1954年始随祖父习医,1958年在广州中区化工学校半工半读一年,到星群药厂、何济公药厂学习制药工艺,中药加工配制等知识。1959年9月~1964年12月在广州越秀中医(五

万文漠(中医世家)

万文漠,男,汉族,1023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现住址:武汉市青山区48街37门6号,出生于中医世家。 他在50年的临证经历中,对内伤外感诸疾均有心得。晚年专攻疑难杂症,以治疗肝、胃、肾等脏疾病见长,尤精于治疗肝病。先后撰写学术论文40多篇,主要如:治疗慢性肝炎的体会(《浙江中医药》)1979;(

罗钢(中医世家)

罗钢,男,1939年8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郊一个中医世家,幼承家学。1967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疗专业,2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擅于辨治中医内、妇科杂症,特别长于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曾写“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体会”、“王清任气血论的治疗思想既影响”等学术文章,从“瘀”的病因、性质和临床表现以及用

何承志(中医世家)

何承志(中医世家)

何承志(1919年―),字锦文,男,汉族,上海市青浦区人。1940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在青浦县朱家角镇开业行医,1947年参加南京中央考试院国医考试合格,1952年任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总干事,组织青浦县朱家角联合诊所。 从医经历 1940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在青浦县朱家角镇开业行医,194

娄多峰(中医世家)

娄多峰,男,1929年生,汉族,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人,河南省痹病学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寒病协作组领导成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痹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岁祖父习医,擅长中医内科。 从事风湿病及骨伤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50余年。创立的中医风湿病系统理论工程编入了全国高等医药院

中药大全

最新发布中医中药网站

点赞最多

朱良春-国医大师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经验颇丰,名驰南北,蜚声海外。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

倪海厦个人介绍

倪海厦个人资料及简介倪海厦院长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浙江瑞安,毕业于东吴大学政治系。曾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与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指导教授。倪海厦医师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经方,运用网页诊疗日志与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张学文,男,生于1935年10月,陕西汉中人,汉族。出生于中医世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陕西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

林巧稚简介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

熊继柏-国医大师

熊继柏, 男,1942年出生,湖南石门县人。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中医临床

郭生白生化汤配方

郭生白出身于中医名医世家,是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通读中医经典著作,极为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功底深厚,医术精湛,临床疗效卓著,颇得世人赞誉。郭老博采众家之长,勤求古训,潜心研究,结合多年临床

石学敏-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

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创建的针灸科床位600张,日均门诊量2000余人次,治疗病种100余种。在全国建48个临床分中心,培养师承人员30余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个人资料

王琦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院长。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第二届国医大师。王琦个人资料王琦, 是江苏

路志正国医大师

路志正毕生从事风湿病、心肺疾病、中医疑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另擅长脾胃病、代谢性疾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心身疾病、眩晕、不寐、萎缩性胃炎、干燥症、白塞氏病、胸痹、痛风、糖尿病等诊治。路志

陈彤云国医大师

    她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损美性皮肤病,辨证与辨病结合,倡导中西医结合,继承和创新,改进剂型。完善痤疮病多以“热邪致病”的理论体系;提出黄褐斑“斑皆瘀也,有斑必有瘀,久病必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