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秀,女,汉族,1924年生,江苏泰兴人,九三学社社员,兰州医学院内科教学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消化系主任医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甘肃省分会消化分会常委兼肝胆胰组组长等职务。
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近40余年。从事消化专业,主攻肝病。在医疗工作中能不断创新,开拓新技术。首创“计划治疗”,以后推广全军乃至全国;用“辨证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治疗各型肝硬化,病不断地总结经验,撰写的论文曾在兰州医学院科技成果大会及甘肃省中华医学会上宣讲,引起医学界重视。
顾为秀,女,汉族,1924年生,江苏泰兴人,九三学社社员,兰州医学院内科教学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消化系主任医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甘肃省分会消化分会常委兼肝胆胰组组长等职务。
坚持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近40余年。从事消化专业,主攻肝病。在医疗工作中能不断创新,开拓新技术。首创“计划治疗”,以后推广全军乃至全国;用“辨证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治疗各型肝硬化,病不断地总结经验,撰写的论文曾在兰州医学院科技成果大会及甘肃省中华医学会上宣讲,引起医学界重视。
王玉良,男,汉族,天津市人,1930年出生,现为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委员。 70年代出迄今,除担任福分的中医教学(西学中班)工作外,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的实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红花对急性闭塞
曹健生,1930年生,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195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即分配到河南省洛阳地区人民医院任医师。1959~1962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并毕业。毕业后即投身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肝病、心血管病的研究,积累了丰
马绍尧,男,(19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皮肤科专家。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以传统中医脏象学说为核心,结合现代皮肤病学和临床实践,探索中医皮肤病发病机制和特点,总结出规律性的诊治经验:皮肤病,尤其性皮肤病大多从风湿热
王肇普,男,汉族,1924年生,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主任医师。1951年完成兰州大学医学院本科6年制学业后留校任外科助教,1953到1956留学苏联,在莫斯科第一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并通过“小腿开放性骨折之疗效”学术论文、获硕士学位于1957年回国,后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工作、担任主治
穆希权,男,1950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曾任房山区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房山区医疗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疑难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脾胃病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得房山区“我心目中的好中医”荣誉称号,发表《复方丹参饮治疗HP阳性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