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雄,男,汉族,1921年生,湖南省双峰人。湖南中医学院教授。早年随父在农村行医,并学习中医内、外科。1964年湖南中医学院,初在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肿瘤科医师,后调内经教研室任教,1982年负责主编《湖南中医学院学报》至1988年退休。
临床强调八纲应万病,万病不离八纲的辨证原则。认为时无分古今,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病无分急性慢性、传染与不传染,患者的具体症状,无不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可分。著作有《素问补识》、《诊余漫记》、《马王堆医术考注》等。撰有正式发表的论文10多篇。
胡天雄,男,汉族,1921年生,湖南省双峰人。湖南中医学院教授。早年随父在农村行医,并学习中医内、外科。1964年湖南中医学院,初在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肿瘤科医师,后调内经教研室任教,1982年负责主编《湖南中医学院学报》至1988年退休。
临床强调八纲应万病,万病不离八纲的辨证原则。认为时无分古今,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病无分急性慢性、传染与不传染,患者的具体症状,无不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可分。著作有《素问补识》、《诊余漫记》、《马王堆医术考注》等。撰有正式发表的论文10多篇。
李碧,女,1931年生,汉族,广东新会县人。为山东中医学院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从香港回归祖国。新中国成立,1950年北上就读于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1955年于山东医学院西医医疗内科专业毕业,1958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西学中班拜王玉符为师。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近40年,擅长内科杂
周衡,男,1937年生,汉族,湖南株洲郊县人。于1963年毕业于武汉中医学院,后执教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于湖南中医学院至今,中医教授。曾任该院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现任基础课部主任。 对仲景学说有深入研究。治学严谨,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为一体,研究时不可分割。认为从仲景著作和医疗实
徐仲才 徐仲才(1911~1991),教授、中医儿科名医。上海人。 幼承其父沪上儿科名医徐小圃之亲传,又师从内科名家祝味菊,诊余则研读历代各家论著,兼通大小方脉,善刁:运用“扶阳益肾”法,疗效卓著。早年积极从事中医学术团体活动,1946年当选上海神州医学会理事。1950年参与筹办上海中医学会和卫
张安桢,男,1932年生,汉族,福建省龙海县人,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医骨伤研究所所长。195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本科并留校任教,同时任协和医院外伤科医师。在医疗实践中他深感中医骨伤医学有对特疗效,曾到福建医大中医系继续深造2年,并多次跟随著名骨伤科老中医学习。张安桢教授现兼任福
李培荫,男,汉族,1923年生,湖南邵东县人,湖南中医学院教授。1943年经旧邵阳县考试,取得中医师资格,参加中医师公会,在乡村、县镇开业行医近10年。1953年考入湖南中医进修学校,1955年毕业回邵东县人民医院,任中医科医师。1958年参加南京中医学院“全国中医教学研究班”,结业后1960年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