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荣。中医学术与文理、哲学关系密切,因此欲求精通医理,必须深研文理管理。治学中遇险阻难关,从不退却,敢于知难而上,对疑难问题,必多方求教。在全国性和省级中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沈凤阁,字鸣喈,男,汉族,1925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自幼学医,1957年江苏省医科师资班毕业,留南京中医学院,任《伤寒论》、《温病学》教学,并从事临床工作。
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喜从源到流地探讨,认为《内》、《难》、《伤寒》、《金匮》乃中医学术之根本,由此而下及各家,本固自能枝荣。中医学术与文理、哲学关系密切,因此欲求精通医理,必须深研文理管理。治学中遇险阻难关,从不退却,敢于知难而上,对疑难问题,必多方求教。在全国性和省级中医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
李顺成,男,1930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现任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教授。195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儿科系,后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任教。1958年参加中医研究院主办的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经过系统理论歇息和临床实践,为后来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了
周衡,男,1937年生,汉族,湖南株洲郊县人。于1963年毕业于武汉中医学院,后执教中医内科学、金匮要略于湖南中医学院至今,中医教授。曾任该院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现任基础课部主任。 对仲景学说有深入研究。治学严谨,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为一体,研究时不可分割。认为从仲景著作和医疗实
吴秀锦,女,1922年2月生,广东中山县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教授。194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1959~1962读广东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1948.9~1965年任中山医学院生理学助教、讲师。1965以后至1989年底均在学院中医教研组、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针灸科从事
顾继昌,男,1941年7月21日生;毕业于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带徒班内科专业,就读于姜春华教授主办并任教中医经典著作研究班。从事医疗12年后,调至上海市嘉定县卫生学校任中医教师,主治中医师、教务主任。1987年评聘为高级讲师。早年曾从事血吸虫病、伤寒、流脑、乙脑、肝炎等“伤寒、温病”的防治工作,中西医
张之文,男,生于1937年,汉族。籍贯:四川省大竹县。现任成都中医学院教授、学会委员会委员、温病教研室主任,曾任成都市西城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任讲师、主治医师,1987年2月晋升教授。1984一1994年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由卫生部聘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