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尔逊,男,汉族,1917年生,四川省夹江县人。现任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15岁因病弃读习医,受业于蜀中名医陈鼎三先生,后又随全国著名中医陈熏斋、承淡安二位先生研习内科、针灸,颇得其传。
临床对肾病、肝病、痹症、风痱、热厥、眩晕、消化性溃疡、顽固性咳嗽等病症较有心得。他医生甘于淡泊,尘世名利;操持仁术,竭诚服务;曾被评为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乐山市拔尖人才。主要著述有《桂枝汤类方证应用研究》和“桂枝汤方证刍议”等论文40余篇。有些论文被译成日文在国外发表。
江尔逊,男,汉族,1917年生,四川省夹江县人。现任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15岁因病弃读习医,受业于蜀中名医陈鼎三先生,后又随全国著名中医陈熏斋、承淡安二位先生研习内科、针灸,颇得其传。
临床对肾病、肝病、痹症、风痱、热厥、眩晕、消化性溃疡、顽固性咳嗽等病症较有心得。他医生甘于淡泊,尘世名利;操持仁术,竭诚服务;曾被评为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乐山市拔尖人才。主要著述有《桂枝汤类方证应用研究》和“桂枝汤方证刍议”等论文40余篇。有些论文被译成日文在国外发表。
夏贤闽,男,1929年生,汉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1954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61年结业于浙江省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暨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从事眼科36年,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先后在浙江中医杂志。中华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归纳总结为“十得八法”。总结提升了包括刺法、拔法、挑法、吹法等在内的“回医十技法”,归纳整理出25种具体疗法,并对各法的适应证、具体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临床实践中,擅以回医传统疗法治疗消渴病。 陈卫川,男,1939年5月生,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宁夏回族
冯天有,男,(1942―)空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家。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主任、少将军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顾问;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名誉主席。 196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教学、科
曹健生,1930年生,男,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195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即分配到河南省洛阳地区人民医院任医师。1959~1962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并毕业。毕业后即投身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长期从事肝病、心血管病的研究,积累了丰
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六年制中医专业。1968―1981年在青海西宁市郊从事中医、中西结合、内外妇儿全科诊疗工作,兼任青海医学院中医系教学工作。1988―2002年从事中医、中西结合临床肿瘤内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