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翘楚,男,汉族,江苏海安人,1927年生。现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医师。擅长内外科、针灸。1952年后,曾任上海市徐汇区第二联合诊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分院、徐汇医院外科住院医师、中医科中医师。
从事中医工作43年,50年代起就致力于探索中医科研途径于方法,1956年曾在上海首先研制经络测定仪在临床试用,首创复方红藤煎剂治疗阑尾脓肿、阑尾炎。发表过甲肝恢复可用益气生津养阴法、36例黄疸型肝炎用“金萱糖浆”治疗的临床分析、针刺麻醉研究进展等论文。共计发表论文20篇,著作6本。
王翘楚,男,汉族,江苏海安人,1927年生。现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医师。擅长内外科、针灸。1952年后,曾任上海市徐汇区第二联合诊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分院、徐汇医院外科住院医师、中医科中医师。
从事中医工作43年,50年代起就致力于探索中医科研途径于方法,1956年曾在上海首先研制经络测定仪在临床试用,首创复方红藤煎剂治疗阑尾脓肿、阑尾炎。发表过甲肝恢复可用益气生津养阴法、36例黄疸型肝炎用“金萱糖浆”治疗的临床分析、针刺麻醉研究进展等论文。共计发表论文20篇,著作6本。
陈鼎祺,男,1927年6月16日出生,江苏省无锡人。中共党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陈鼎祺出身于医学世家。高中时的校外时间,从父亲学习中医学,读《药性赋》、《汤头歌诀》、《频湖脉学》、《内经》、《伤寒论》、《金匮》等书。后又专从父亲临床时间学中医3年。当时由于国民党歧视中医
谢仁敷,男,现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留校任内科助教,担任临床及教学。1958年选送去广州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及临诊3年。后返回湖南医学院,从事内科及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1965年经卫生部选调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
张振中,男,(1938一)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196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后参加全国西医离职专职学习中医两年,奠定了中西医双学科理论的功底。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理论造诣较深,能将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博采中西医之特长,加以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实践,形成自
黄汉儒,男,壮族,1943年生于广西忻城县。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民族医药报社社长、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受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之聘请,担任《中国医学通史》分卷委员会委员和《中华本草》民族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长期从事中医及壮医临床、医史文献及理论
朱进忠,1933年5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77年毕业于全国中医研究班。现为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二部一局遴选的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研究会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内科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