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飞凡湖南醴陵人。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中国微生物科学的奠基者,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被誉为东方巴斯德,中国疫苗之父。
汤飞凡毕生从事病毒的研究,研发了中国的第一批临床级青霉素、第一支狂犬疫苗、第一支白喉疫苗、第一支牛痘疫苗,为预防天花、黄热病、鼠疫等疫病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赠颁发的“沙眼金质奖章”。“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获198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汤飞凡人物介绍
1921年至192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25年至192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并工作。
1925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并工作。
1929年至1937年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改称上海医学院)任副教授、教授。
1947年,汤飞凡当选国际微生物学会理事。
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汤飞凡论文与著作
在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先后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并译有美国秦思尔的科技巨著《秦氏细菌学》。
1956年1月出版预防接种,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1931年9月发表秦氏细菌学,由中国博医会出版。
1951年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成立,汤飞凡兼任所长,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范《生物制品检定规程》(草案),在此期间为预防天花、鼠疫等疫病做了大量工作。
汤飞凡人物评价
汤飞凡分离沙眼病毒成功发表的报告,得到世界医学界的承认,被誉为“汤氏病毒”。
汤飞凡是“全人类的朋友”“杰出的科学公仆”“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位顽强的战士”,科技史权威李约瑟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