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药性分类的中药
中药药性是指以人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后反应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药性,指药的性质、气味和功能。例如中药药性,是指中药所具有的与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能,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橙子】止呕恶,宽胸膈,消瘿,解酒,杀鱼、蟹毒。 ①《食性本草》:行风气,疗瘿气,发瘰疬,杀鱼虫(’虫’一作’蟹’)毒。 ②《开宝本草》:瓤,去恶心,洗去酸汁,细切和盐蜜煎成,食之,去胃中浮风。 ③《[ 详情 ]
【牡蛎肉】滋阴养血。治烦热失眠,心神不安,丹毒。 ①崔禹锡《食经》:治夜不眠,志意不定。 ②《本草拾遗》:煮食,主虚损,妇人血气,调中,解丹毒。于姜醋中生食之,主丹毒,酒后烦热,止渴。 ③《医林纂要》:清肺补心,滋阴养血。[ 详情 ]
【薯莨】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详情 ]
猪胰
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手足皲裂。 ①《药对》:通乳汁。 ②《本草拾遗》:主肺痿咳嗽,和枣肉浸酒服之,亦能主痃癖羸瘦。 ③《本草图经》:主肺气干胀喘急,润五脏
猪脂膏
补虚,润燥,解毒。治脏腑枯涩,大便不利,燥咳,皮肤皲裂。 ①《别录》:猪脂膏主煎诸膏药,解斑猫、芫青毒。 ②陶弘景:能悦皮肤,作手膏,不皲裂。 ③《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风,杀虫,敷恶疮。 ④《本草图经
猪脑
治头风、眩晕,涂冻疮、皲裂。 ①《别录》:主风眩、脑鸣及冻疮。 ②《纲目》:治手足皲裂出血,以酒化洗,并涂之。 ③《四川中药志》: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
猪脬
治遗尿。 ①《纲目》:治梦中遗溺,疝气坠痛,阴囊湿痒,玉茎生疮。 ②《本经逢原》:治产妇伤膀胱。
猪脾
健脾胃,助消化。
猪苓
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①《本经》:主痃疟,利水道。 ②《药性论》: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 ③《珍珠囊》:渗泄,止渴,又治淋肿。 ④《医学启源》:
猪蓼子草
①《分类草药性》:治疮肿,解热毒。 ②《四川中药志》:消肿,散瘀,破血。治无名肿毒,阴疽,瘰疬及月瘕病。
猪血
治头风眩晕,中满腹胀,嘈杂,宫颈糜烂。 ①《别录》:主奔豚暴气,中风头眩,淋沥。 ②《千金·食治》:主卒下血不止,美清酒和炒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生血,疗奔豚气。 ④《纲目》:清油炒食,
猪蹄
补血,通乳,托疮。治妇人乳少,痈疽,疮毒。 ①《别录》:主伤挞诸败疮,下乳汁。 ②《本草图经》:行妇人乳脉,滑肌肤,去寒热。 ③《纲目》:煮清汁,洗痈疽,渍热毒,消毒气,去恶肉。 ④《随息居饮食谱》:
猪蹄甲
治咳嗽喘息,痔疮;白秃,冻疮。 ①《本经》: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 ②《本经逢原》:治目疾外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