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角花胡颓子
叶:平喘止咳。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根: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河豚中毒,狂犬咬伤,跌打肿痛。 果:收敛止泻。主治泄泻。
角茴香
治急性咽喉炎,气管炎咳嗽,目赤肿痛。 ①《河南中草药手册》:清热,消炎,止痛。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泻火,解热,镇咳。
诃子
敛肺,涩肠,下气。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 ①《南方草木状》:可作饮,变白髭发令黑。 ②《药性论》:通利津液,主破胸脯结气,止水道,黑髭发。’ ③《唐本
诃子叶
《纲目》:下气消痰,止渴及泄痢,煎饮服。功同诃黎。
谷木
活血止痛。主腰背疼痛;跌打肿痛
豆叶七
补肺益肾;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主虚劳咳嗽;肾虚腰痛;咽喉疼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豆根木蓝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热结便秘;外用治痔疮肿痛,蛇虫咬伤。
豆瓣七
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痈疽肿痛
豆瓣绿
治劳伤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痢疾,中暑,腹泻,疳积,跌打损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 ②《贵州草药》:止咳,健脾。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
豆腐泔水
①《纲目拾遗》:通便,下痰,通癃闭。 ②《随息居饮食谱》:一味熬膏,治疮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