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苦味中药

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雪茶
清热解渴,醒脑安神。治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高血压。 ①《纲目拾遗》:治胃气积痛,疗痢。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清热,解烦闷。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醒脑。治口干舌燥,眼昏头闷,
雷丸
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 ①《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 ②《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 ③《药性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