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麻柳果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
麻柳树根
治疥癣,牙痛,风湿筋骨疼痛,汤火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风湿筋骨疼痛,包涂鱼口。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 ③《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涂汤火伤及久疮,止牙痛。
麻栎
树皮、叶:收敛,止痢。用于久泻痢疾。 果:解毒消肿。用于乳腺炎。
麻根
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跌打损伤。 ①陶弘景:麻根汁煮饮之,主瘀血、石淋。 ②《唐本草》:主产难,胞衣不出,破血壅胀。带下崩中不止者,以水煮服之。
麻楝
疏风清热。主感冒发热
麻牛膝
祛风湿;逐瘀血。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
麻皮
去瘀,利水。治跌扑损伤,热淋胀痛。 ①《唐本草》:沤麻汁(浸泡大麻秆的水),止消渴,治瘀血。 ②《纲目》:破血,通小便。
麻糖风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根: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热性胃痛,疝气痛,坐骨神经痛。 叶:外用治枪伤,疮疖脓肿。
麻羊藤
消食清热,凉血。主治胃肠实热,头痛发热,骨蒸劳热,急性结膜炎,鼻衄等。
麻腊干
清热利尿;健胃消食。主泌尿系感染;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