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第一药 > 苦味中药

苦味中药
苦味药主要分布在涌吐药、泻下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燥即燥湿,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坚阴,一是泻火存阴,二是指坚厚肠胃。因苦能燥,易伤阴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大乌泡】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接骨。治痢疾,腹泻,风湿痹痛,咳血,妇女倒经,骨折。[ 详情 ]
【小石仙桃】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详情 ]
【蜈蚣藤】祛风解毒。治疮毒,梅毒。[ 详情 ]
三台红花
接骨,止痛,截疟。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疟疾。 ①《广西药植名录》:驳骨,杀虫,健胃,清心火,壮筋骨。治疟疾,痢疾,头痛,眼炎,跌打。 ②《贵州草药》:健脾利湿,补虚益损。治虚弱浮肿,劳伤。 ③
三叶委陵菜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骨结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 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
三叶罗伞
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痹痛